楚客旅魂惊巧夕,燕京风俗斗穿针。楼台送暑催秋扇,关塞迎寒起暮砧。
海内弟兄风雨梦,天涯儿女岁时心。乘槎莫问支机石,河汉年年此夜阴。
秋风淅淅吹人衣,鸣雨潇潇晚细微。万里宾朋留不数,十年江海愿常违。
高城木叶闻先下,客舍流萤见已稀。为报春来鸿雁侣,塞门霜雪好南归。
燕京明日是九日,庭下菊花无一花。岂意高人分玉树,遂令僻地有瑶华。
当轩独酌怜秋石,倚槛丛开映晚沙。便语南邻田给事,不妨就饮过西家。
卫川舟楫九秋旋,京洛衣冠更此筵。万里况逢鸿雁候,一杯仍对菊花天。
灯前月落城乌起,堂上云开塔树悬。聚散古今同逆旅,莫看风景倍悽然。
名王表达维藩礼,宾使恩勤奉教时。凤管暂停秦女曲,龙旂遥睹汉官仪。
秋枫旅梦回青琐,春草乡情动玉池。归到定知承睿问,雪园梅殿有佳期。
汉京楼殿郁云虹,淮海文章御史骢。三辅自来多寇盗,五陵今日更豪雄。
埋轮亦在都亭下,揽辔仍行甸服中。滹水太行烟雾里,独看高隼击霜空。
冬夜深杯醉减愁,北堂寒色坐幽幽。长安第宅频相过,海内冠裳此并游。
竹静风灯悬近牖,天清霜月起明楼。燕南楚北谁非客,旅雁宾鸿各自求。
入寺松阴散鹤群,出城冬旭袅烟氛。丛篁僻地犹风叶,独雁荒台倍朔云。
不柰旅魂江北断,更看仙侣日边分。燕山楼阁晴无数,朝暮钟声送客闻。
仙郎昨自五陵归,骏马朝回独掩扉。已向西山瞻帝寝,更从北极跳王畿。
霜钟涧壑流清汉,玉殿松杉眇翠微。先帝侍臣零落尽,泰园宫草日霏霏。
天畔登楼冬日微,帝京临眺转依依。河冰海雪春声动,苑柳宫梅岁色归。
岂意云霄今下榻,秪缘乡土更沾衣。风尘此地愁回首,嵩洛他年愿不违。
丹阳北郭是金坛,此去无歌行路难。当道豺狼曾避马,得时鹯隼却惊鸾。
风霜华杪留颜色,铁石人间识肺肝。汉北陕南今涕泪,不知迁逐向江干。
千金市马几登台,老骏谁怜万里才。岂有明珠终暗掷,只看桃李向阳开。
剑门日落兵西阻,河华春生雁北来。父子通家真骨肉,不堪岐路重悲哀。
石川居士昔餐霞,为吏风尘不怨嗟。海上故栽彭泽柳,江边新种洛阳花。
飘飘暮送凌空舄,渺渺春回上汉槎。安得便同仙令去,远从勾漏觅丹砂。
朔云卧对寒城菊,燕月留沽晚市醪。向客蘼芜南国远,背人鸿雁北风高。
杜陵愁极惟双泪,潘岳情多已二毛。同病相怜不同去,莫将江海问西曹。
相忆江湖梦寐前,相逢京洛更悽然。白头重感同盟意,春雪犹传寡和篇。
醉里菊花开晚暮,坐深金鼓动霜天。十年岐路无穷事,话对秋堂夜不眠。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