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砌迷烟,竹轩吹雾,欧家冶色新染。岭外珠娇,汝南玉小,不数莲跗丹脸。
汉宫似否,认訇叶、钿痕微颤。记取成都画样,黛螺五斛浓点。
亭亭幽姿最胜。漫评量、紫深黄浅。锦被金裙输与,青绫妆淡。
解释春愁几许,共鬓影、窗前斗明艳。蝶翅休疑,蜻腰难见。
竹云罩径,桐露飞檐,秋光此际清绝。老屋三间,占几许、林风池月。
棐几无尘,湘帘似水,炉烟初歇。看碑摩碧落,砚涤红丝,闲吟处、仙凡隔。
绿天尽展蕉阴,有幽人把卷,襟怀冰雪。试数家声,是百尺、楼头标格。
想乡国、花桥香径。水木空园弄明瑟。忆煞当年,牵船曾住,也茅庵支得。
湿云合沓鱼鳞澹。雨过微青逗天半。几株疏柳夕阳村,一片平芜临水岸。
凉飔欲涤炎威散。镇日絺衣却纨扇。轩舆度处疾如飞,万点银沙明似练。
金风成阵。正蓼岸水香,芦渚烟净。遥见重岚似染,澄波如镜。
新凉透向单纨早,问流光、木犀香近。露浮莲薏,云沈菰米,一番深靓。
畅好是、冰轮渐映。恰宝相空明,纤尘都尽。篱角秋声,摵摵更添蛩韵。
年时记得携幽侣,擘涛笺墨华痕沁。谁知此日,朱旗画戟,未输清兴。
凤水波寒,龙山翠叠,一片川原佳丽。资保障、神京咫尺,控辽海,北阙左臂。
紫澜迥、远拂搏桑,凭指点,蓬岛方壸疑似。看沙溆滢洄,盐田广斥,天府雄关百二。
曾记名藩开此际。倚紫塞秋风,牙幢羽骑。崆峒峻、愿磨长剑,孤竹险、也踰卑耳。
认峰头、故叠犹存,快时际升平,周行如砥。愧露辋莺花,星游云树,持斧绣衣直指。
百川灌海,浪蹴踏、绛河欲泻。看急溜喷银,回澜漱玉,淼淼素波天罅。
两岸苹花香全浸,又涨到、青枫根下。羡浴鹭争飞,眠鸥无数,傲人闲暇。
潇洒。恰如身在,江亭烟榭。乍桂楫轻移,兰桡徐动,风景依稀图画。
柳外鱼罾,苇间蟹簖,不羡馀不溪也。听欸乃、声遏行云万里,东吴帆卸。
澄天如水,皓魄东升,看罗云全捲。冰壸皎洁,琼树秋、万里清光难掩。
姮娥依旧,倚玉殿、新妆初展。照古今、银镜无尘,三五金波共满。
此身似到瑶台,镇心地清凉,根因都现。金觞满泛,云液浥、唤起玉龙宛转。
广寒何在,认桂影、婆娑庭院。漫相夸,彩幄红茵,且付花毫牙管。
凉雨初收,听殷地惊飙,瑟◆林杪。乱飐荷塘,轻摇荻岸,触耳商声激謞。
天容皓皓。碧虚不许纤尘到。看窗外。远岫攒青,云絮一时扫。
回首却忆,水国西风,蒹葭苍茫,江上残照。挂蒲帆、雁汀凫渚。
秋痕点点在红蓼。菰叶蛤蜊渔艇小。十五十八,待寻万斛银涛,一奁霜镜,丛桂香好。
风寒燕市,正蹇驴初跨。离亭外,柳丝成把。休疑诧。
算征轺西去,放眼关山,洪河泰华。豪情满怀倾泻。
斟别斝。铜章黄绶好。摇鞭去也。漫回头、青门紫闼。
莎厅下。尽称晴道雨,林表看山,松间结夏。纸尾斜行名押。
碧梧庭院西风,紧凉意罗帷先透。露垂珠点,蟾圆玉镜,云铺冰绉。
捐了齐纨,装成吴絮,寒生翠袖。乍栏干凭处,声声柔橹,又是雁来时候。
绝爱闲窗清昼,映斜阳、疏花如绣。琴调绿绮,棋函白石,曲翻红豆。
多谢天公,匀量芳晷,平分莲漏。待衔杯、探取秋英,帘外一痕香瘦。
穹岩特起,爱纡回磴道,百重苍翠。怪石嵯峨无定相,扪处一天烟霭。
凤盖缡褷,龙鳞偃蹇,拂帽松枝碍。疏钟何处,僧寮缥缈云外。
最好绝顶攀萝,一枝塔影,卓立凌空界。绀宇琳房相掩映,弹指华严香海。
洗钵池遥,谭禅石古,剑影雄千载。岧峣行殿,崆峒轩驭如在。
帝里正浓春,有香山,逸老蓉湖归客。鹤发未垂丝,偏梦回、故国绿蓑青笠。
为霖已遍,关心只系闲风月。一曲梁溪堪把钓,疏雨杏花渔笛。
城南烟缕初匀,恰风和、上巳羽觞时节。胜侣集簪裾,离筵启、还似冶原将别。
新荷骤雨。繁声可记红牙拍。滑笏江流公去矣,此会年年应说。
天抹微青,水皴细黛,西风作意凉侵。袅袅层波,白鸥梦堕湖阴。
一年好景从头数,乍瞢腾、已到秋深。最关情,几叠清笳,万户疏砧。
苍茫难认长堤树,只鬖髿瘦影,凄瑟空林。霜冷乌篷,月珠摇荡波心。
沧江满目催诗思,怕诗成、清怨难任。听寒潮,溉汩沙头,又转烟浔。
斜阳一片平芜冷,苔花难寻古瓦。蚂蚁坟空,鸳鸯淀废,留得当年构架。
绣帘谁挂。只败苇枯荷,吟蛩噤哑。几棱闲田,龙鸾耕出宝钗也。
霓旌记从万乘,想红妆千队,雕鞍齐跨。台畔呼鹰,草间射虎,多少青娥姹娅。
沧桑事假。早梦醒铜驼,露盘悲咤。老树犹存,但痒揩病马。
西风料峭,正节近重阳,黄花开绽。萧疏落木,乍催成霜信,桕林枫岸。
潦水全收,有远岚耸翠。髻影葱茜。听写入琴丝,候雁声远。
官阁多清燕。怏寒蒲几辈,爬沙初献。双螯雪斫。忆烟波小市,垂虹亭畔。
与客携壸,难得酒人相伴。倾银盏,莫负茱萸身健。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