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掩西风昼不开,蛜蝛满壁粉墙颓。庭前乳犬休惊吠,无复怀金暮夜来。
偃月堂空复道深,蔷薇零落棘成林。槎槎喜鹊归何处,不到人家送好音。
白石离离似白羊,崭然头角遍沙场。独惭未学初平术,一任閒眠对夕阳。
命堕殊方一羽轻,更怜十口住都城。播江此夜闻啼鴂,泪湿寒衾梦不成。
去岁乘轺出帝畿,兹晨整佩觐彤闱。担头讼牒兼诗草,不带川中一物归。
风暖空庭草色青,门如市处不曾生。閒中玩物窥天意,始悟春风也世情。
双燕应怀旧主人,巡檐缉垒往来频。却嗟老圃春光暮,黄蝶纷飞过别邻。
琼姿不肯染缁尘,别是西湖一种春。画里底须论色相,金丸熟处见天真。
我去君留可奈何,青云莫道故人多。
片帆今夜又何处,独影翩翩逐逝波。
头上花枝照酒卮,凤城依约更相期。
九重正尔思梁栋,可向江南久别离。
杨柳青青江水平,别时相顾酒如倾。
何当共剪西窗烛,更与慇勤唱渭城。
韩公殁已久,诗道日陵夷。岂识浑雅作,徒逞妖媚词。
有如苔砌蛩,竟夕鸣声悲。又如娼家妇,粉黛饰陋姿。
寥寥数百载,天子起绍之。一扫西昆陋,力追骚雅遗。
峻如登华岳,石磴何嵚崎。壮如雷电惊,白昼腾龙螭。
清如方塘水,风静绿漪漪。澹如空桑瑟,枯桐縆朱丝。
雄拔追李杜,奇涩薄宗师。金陵与六一,嗟赏无异辞。
群儿厌黍稷,相与甘糠糜。黄口恣凌诟,顾谓不能诗。
岂知韩公后,何人能庶几。想当挥翰时,元气盎淋漓。
浑涵实天造,顾岂推敲为。我愿写万本,卑卑喻群儿。
千周灿彬彬,大音初可窥。欲造风雅域,斯文乃阶梯。
勖哉追古作,峻途极攀跻。毋为拾红紫,点缀斗妍媸。
孤狐升御座,黑?翳炎精。北骑忽南下,长驱无坚城。
庙堂无远略,金币但乞盟。我公抱忠愤,抗疏请亲征。
内选环卫士,外招勤王兵。北人闻褫魄,逡巡为徙营。
群邪互挤排,不顾皇穹倾。公谋既不用,彼势益凭陵。
青城驾不返,哀恨徒嚘嘤。建炎初嗣统,起公秉钧衡。
拳拳复三镇,汲汲返汴京。慷慨陈十策,炳焉如日星。
国势稍张皇,彼众咸震惊。汪黄苦相忌,投荒复南行。
敌主据宸极,神龙幽边庭。公辕不复北,河洛战血腥。
皇天不慭遗,骑箕上青冥。此邦公故里,遗庙俨仪刑。
神游三百祀,英气凛如生。升堂展拜谒,溪毛荐芳馨。
思公不可见,頫仰清泪零。
瓯闽古建国,钓龙有遗台。台空龙已逝,沕穆祠宇开。
剑履掩虚幌,丹青杂荒苔。念兹勾践胄,桓桓亦奇才。
援戈逐秦鹿,土宇日以恢。疏封受赤社,组练咸阳回。
贡篚来百粤,威声振九埃。缅怀全盛日,意气亦雄哉。
至今奠椒醑,犹有遗民来。鱼灯已黯黯,马鬣尚累累。
故宫渺禾黍,落日潮声哀。感此发长喟,登临为低徊。
龙门崇且秀,间气钟名贤。卓哉卜氏子,允为群彦先。
讲道师元圣,颜冉同周旋。序诗发微旨,传易探幽玄。
岂惟富文学,垂训多格言。悠悠千载下,斧屋尚岿然。
我欲薙荒秽,采蘋荐寒泉。九原如可作,愿言为执鞭。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