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古人吾不见,又疑诸史半欺谩。女王铜镜委奴印,亲手摩挲对面看。
一夫奋臂万人呼,欲废称臣等废奴。民贵遂忘皇帝贵,莫将让国比唐虞。
当时传檄开荒令,今日关门逐客书。浪诩皇华夸汉大,请看黄种受人锄。
赫赫红轮上大空,摇天海绿化为虹。从今要约黄人捧,此是扶桑东海东。
四百由旬道路长,忽逢此老怨津梁。沈沈睡过三千岁,可识西天有教皇?
上烛光芒曜日星,东西并峙两天擎。象形文字鸿荒祖,石鼓文同石柱铭。
一刀截断大河横,省却图南六月程。海客欢呼土民怨,债台高筑与天平。
生是天骄死鬼雄,全欧震荡气犹龙。世间一切人平等,若算人皇只乃公。
万灯悬耀夜光珠,照出诸天夜燕图。缨络纲云花散雨,居然欲界有仙都。
长夜漫漫日不光,黑风吹我坠何方?苍天已死黄天立,惟见团团鸡子黄。
浮沈飘泊年年事,偶寄闲鸥安乐窝。急雨打窗浪摇壁,无端平地又风波。
云为四壁水为家,分付名山改姓佘。瘦菊清莲艳桃李,一瓶同供四时花。
蟹行草字画祛庐,蜡印红鹰两翼舒。君主花名民主押,箧中留得两除书。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茫茫人海浮沈处,添得闲鸥又二三。
黄鹤高楼又挞碎,我来无壁可题诗。擎天铁柱终虚语,空累尚书两鬓丝。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