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临流性所便,不携裀褥借云眠。山童抱杖立户外,不索仙陀未敢前。
谁知春事妙无穷,费尽东君多少工。朝来再绕朱栏看,独有淮阳一朵红。
年来春色妙无穷,芍药今朝又破红。寄语满堂枯木众,野花香径好携筇。
转物堂前春烂漫,杨花断送今无馀。故人过我勿厌数,免寄寒温一束书。
新荷贴贴铺水面,要渠起立良独难。一朝时至鹤鹭立,清凉月下飞翻翻。
黄栗留鸣日正长,酴醾开尽一川香。南园表里皆浓绿,黄蝶无稽辊地狂。
浩荡园林风雨声,鹁鸠撩乱亦悲鸣。作毬刺芥风吹尽,薝卜林中特地清。
多能百舌弄春晴,解作春风百鸟声。独立高林千尺上,黄鹂无数不能鸣。
杜鹃终日苦言归,只解言归不见机。青山本是渠归处,犹向风前怨落晖。
爱夏堂前风卷帘,归鸿无数过前檐。杜鹃只解催渠去,应为南方六月炎。
杏子黄时麦已收,槐阴重叠柳条柔。山中活计无疆界,却鄙人间万户侯。
桃李浓时恰退藏,甘随萧艾隐风光。转物堂前春欲绝,稍依宫样试严妆。
鸣鸠逐妇喧不休,浮云作雨方西流。倚松卧病无佳处,闻道故人疾乃瘳。
落月过山风露清,鸡声未作天欲明。杜鹃不管人残梦,南枝飞过北枝鸣。
尚有馀春可尽欢,何须终日绕阑干。倚松庵畔见春后,人间春色不须看。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