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辕长路兀呻吟,行李迟迟日益南。亲老家贫官职重,恩多责薄泪痕深。
向人柳色浑相识,著雨花枝半不禁。回首觚棱云气隔,六年侍从小臣心。
殿閤偏宜落照间,倚天无数玉潺湲。黄华墨灶知名寺,荆浩关仝得意山。
游子也如红树老,残僧偶与白鸥还。人生见说功名好,不博南楼半日閒。
户牖凭高可散愁,石田棋布青林稠。西山万古碍新月,南风六月生凉秋。
见说官閒百无事,不妨客至一登楼。扬州骑鹤亦何有,诚哉不负三年留。
偶寻溪水到仙宫,身世浑疑是梦中。风动霓旌高缥缈,烟笼瑶树郁青葱。
会闻白鹤归华表,试为丹砂问葛洪。明日维舟重相访,桃花满路失西东。
闲来桥北行,偶过桥南去。寂寞独归时,沙鸥晚无数。
极目江湖雨,连阴甲子秋。青灯十年梦,白发一扁舟。
珠璧佳城下,丹青败藁间。残年两行泪,绝笔数重山。
家在孤云落照间,行人已上雁门关。凭君为报平安信,才是云中第一山。
东风日日涨黄沙,供佛床头始见花。寒食清明好时节,年年憔悴独离家。
笑我迂疏触祸机,嗟君底事入圜扉。落花吹湿东风雨,何处茅檐不可飞。
日暮西风吹竹枝,天寒杖履独来时。门前流水清如镜,照我星星两鬓丝。
绿李黄梅绕屋疏,秋眠不著鸟相呼。雨声偏向竹间好,山色渐从烟际无。
云自知归鸟自还,一堂足了一生闲。门前剥啄定佳客,檐外孱颜皆好山。
石头荦确两坡间,不记秋来几往还。日暮蹇驴鞭不动,天教子细数前山。
西窗近事查如梦,北客穷愁日抵年。花影未斜猫睡外,槐枝犹颤鹊飞边。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