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转春条缓,鳞鳞野水肥。疏云飘雨白,缭绕鹭丝飞。
稻亩绿茸茸,平田接回坞。桥下流水声,龙湫昨夜雨。
飞鸟摇岭色,渐与峰顶齐。凝眸绝涧影,巳转碧潭西。
苔冷千年绿,春寒一片云。回襟避疏雨,人语不相闻。
旧梦巳不续,无如新梦惊。溪云沾竹尾,滴沥过三更。
西峰亘铜梁,北岭矗荆紫。百里见阴镫,遥知光发此。
落叶绝行踪,随意披疏筱。龙气动乔木,空潭无猿鸟。
棕笠溅飞珠,回头不知处。徙倚望前山,斜阳转高树。
阴光浮石壁,长如春水生。僧归夕磬后,回首见西清。
偶然成辙迹,古人意何取。伫立无与言,前峰正疏雨。
未从方广游,知为方广路。定有夕烟霏,天光露晴树。
午日尚曈昽,紫光衬元叶。暄气上台阴,香风吹冻蝶。
闻有补衲名,学之跏趺坐。蒻叶摇森森,竹鼠穿裙过。
瀑布良可观,临之喧不清。水帘垂一尺,微送佩环声。
欲作飞猱度,不畏苍苔深。森森开一面,斜日照前林。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