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溪水拍长天。放游船。足留连。一片芦梢飞雪满前滩。
仙侣同舟归去晚,夕阳下,起寒烟。
乘流欲上白云间。小桥边。浪花圆。只有忘机鸥鹭对人闲。
回首茅庵红叶里,僧遥客,倚栏干。
窗前新种绿芭蕉。夜雨声声枕上敲。困不处眠转寂寥。
耐清宵。有美人兮不可招。
雁字分飞思不禁。听风听雨梦难寻。露华庭院,灯影照清心。
赠我不须长夜饮,感君聊赋短檠吟。荧荧一点,应惜寸光阴。
一径幽香。傍猗猗修竹,疏影扶将。横斜深院宇,冷艳小池塘。
才雪后,乍芬芳。尽无语持觞。向夜阑、巡檐索句,特费思量。
相思难话衷肠。想佳人空谷,一样情伤。帘栊灯黯淡,篱落月昏黄。
多少事,意难忘。似不自禁当。更怕他、新愁旧梦,虚度年光。
叠叠银涛翻雪浪。黯黯冷云飞涨。垂藤古木,石壁高无量。
望蓬莱,三山远,长风荡。日月双丸小,来复往。天地渺无涯,窈空旷。
忽有仙舟,一叶乘波放。看鬓眉纤,霞裾敞。满盘花果,玉瓶贮,蒲桃酿。
是广寒宫,霓裳舞,月中样。白兔守筠笼,随竹舫。猿子采蟠桃,亲呈上。
故人千里寄书来。快些开。慢些开。不知书中,安否费疑猜。
别后炎凉时序改,江南北,动离愁,自徘徊。
徘徊。徘徊。渺予怀。天一涯。水一涯。梦也梦也,梦不见、当日裙钗。
谁念碧云,凝伫费肠回。明岁君归重见我,应不似,别离时,旧形骸。
得意东风快马蹄。细草沙堤。几枝丰艳照清溪。垂杨外,小桥西。
写来还恐神难似,肥和瘦。要相宜。碧纱窗下倩君题。
聊记取、旧游时。
西风露零。高楼笛声。无端吹起离情。落梧桐叶轻。
三更四更。云窗未扃。小蟾斜影分明。挂栏干正平。
燕子来时,回塘向暖,野水烟生。刚胜弱絮,初泛落花轻。
漫漫垂杨曲沼,才添了、几点浮萍。鱼苗长,生机浩荡,恰趁新晴。
雾縠太轻盈。波细细、参差碧浪纵横。遥天倒影,渺渺动柔清。
好是东风消息,吹不定、似皱还平。天涯路,一篙新涨,万里春程。
禅房寂静,苍苔浓厚,冷淡斜阳阴里。去年曾到又重来,正幽径、黄花开矣。
冷风轻扬,旃檀香霭,悦可众心欢喜。一杯清茗话西窗,渐薄暮、钟声初起。
三载交情重。竟难留、买舟南去,北风初动。行李萧萧天气冷,落叶黄花相送。
正河水、冰澌将冻。满载异书千万卷,有斯冰、小印随妆笼。
千里路,全家共。
年来送客愁相踵。要相逢、都门汴水,与君同梦。此后平安书屡寄,慰我愁怀种种。
洒清泪、离觞互捧。聚散本来无定数,古阳关、不忍当筵弄。
金缕曲,为君诵。
碧落茫茫秋水斜。朱门深被绿杨遮。隔溪听尽晚蝉哗。
无可奈何人怅望,难通消息树交加。能忘情者是仙家。
朝阳初上岩头树。清晨步入蚕丛路。云隐小红墙。钟声发上方。
高碑书故事。苔藓侵碑字。大士坐莲台。莲花何处开。
斜肠乍转夕阴结。观音古洞寒泉冽。黄叶拥禅关。山僧终日闲。
石桥通曲径。树杪栖乌定。修竹暗森森。悠然净客心。
罗喉岭下苍烟织。乱云深谷披荆棘。红叶被山阿。寒林废塔多。
寺门残照里。古洞余荒址。殿角秀长春。花开日日新。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