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意沈沈,北风冷触庭前竹。白头阿监抱琴来,未语眉先蹙。
弹遍瑶池旧曲,韵泠泠、水流云瀑。人间天上,四十年来,伤心惨目。
尚记当初,梨园无数名花簇。笙歌缥缈碧云间,享尽神仙福。
叹息而今老仆。受君恩、沾些微禄。不堪回首,暮景萧条,穷途哀哭。
瓶花千百样,要好是、在人为。或冷淡相兼,疏疏密密,转侧相宜。
或苍秀艳丽者,似洞天幽谷态离奇。或是粗枝大叶,恍然羽葆云旗。
铜觚瓦瓮右军持。风月好良期。绝妙处微微,半窗月影,荡荡风丝。
不同丁香结子,也不同红豆寄相思。那怕游蜂细蝶,任他青女封姨。
黄钟律吕吹葭管。浙风日、阳和向暖。诗书相对坐晴窗,看野马、纷纷过眼。
五纹谁计丝长短。且图个、画长一线。自知不共世人妆,何必问、画眉深浅。
常伴镜奁边。常随碡瑁筵。费仙人、种玉生烟。扫尽纤尘弹一曲,明月下、百花前。
笑我近来颠。邀君雪后天。喜同心、兰蕙斯言。愿得一生长聚首,丝竹事、乐中年。
银海摇光,玉山霏素,平临万井烟村。嫩杨枝上,青帘高挂,飞来一缕春痕。
妙香生佛字,恍行入、桃源洞门。花光照眼,花香染袖,花底醉游人。
禅院里、同登欢喜地,倚明窗西望,笑语欣欣。云笺佳句,朱弦法曲,何殊桃李春园。
良辰容易过,且消受、香温酒温。夕阳才没,半城凉月天未昏。
璧月常亏,彩云易散,惜哉况我痴情。天乎何意,尤物太精灵。
犹记憨憨样子,尚依稀、耳畔金铃。妆台侧,衔脂弄粉,难忘小芳名。
罡风。吹短劫,优昙才见,一霎飘零。费主人老泪,啼雨难晴。
怕向垂杨楼下,伤心处、芳草青青。栏干角,一抔黄土,记取瘗鬟铭。
同心芳草淡青钩。艳过春花冷过秋。翰林学士,画意本清幽。
神品倩人题好句,生绡尚有暗香留。老人名字,千古足风流。
华堂春暖设春筵。灯彩月华天。上元南极开芳宴,宴群仙、香袅云盘。
彩服庭前儿女,貂裘门下衣冠。
春王宝箓注延年。松柏荫常圆。喜君与我生同岁,祝三多、乐胜从前。
好景何如今夕,新诗载入芸编。
薄寒轻暖近清明。试新妆,出华清。宿酲未解尚懵腾。
娇无那,画栏凭。
碎红滴露染猩猩。烧绛烛,照娉婷。须知画意即诗情,三五朵,一枝横。
别后数征邮。应到扬州。相思一日似三秋。恼煞雁行天上字,字字离愁。
回首忆春游。花底句留。三分春又一分休。屈指海棠开日近,不见归舟。
兀对残灯读。听窗前、萧萧一片,寒声敲竹。坐到夜深风更紧,壁暗灯花如菽。
觉翠袖、衣单生粟。自起钩帘看夜色,厌梅梢、万点临流玉。
飞霰急,响高屋。
乱云堆絮迷空谷。入苍茫、冰花冷蕊,不分林麓。多少诗情频到耳,花气薰人芬馥。
特写入、生绡横幅。岂为平生偏爱雪,为人间、留取真眉目。
栏干曲,立幽独。
日暮忽闻讣。蓦传来、金桥厌世,痛心惊仆。三日云何成长往,莫是庸医耽误。
廿八岁、摧残玉树。母老家贫情特惨,况安人、年少娇儿孺。
伤心事,竟难诉。
箪瓢陋巷安其素。最难忘、音容笑貌,翩翩风度。断简残篇零落散,渺渺钱塘归路。
何日葬、半山坟墓。哭不成声心已醉,挽斯人、未尽斯人苦。
权当作,招魂赋。
昨日送春归了,枝上残红渐少。帘外绿阴多,满地落花谁扫。
休扫,休扫,一任东风吹老。
寒浦藏烟,小桥堆絮,人与花分清淡。竹压低梢,松培老干,簌簌琼英霏霰。
才试着花气,早望见、朱栏一半。若非群玉山头,月明林下香散。
可是汉家宫苑。又不似唐昌,树底忽见。黄鹤楼中,玉门关外,休付笛声吹怨。
留待东风至,却还怕、绿阴争暖。笑捻花枝,归来香满庭院。
芍药将开卸海棠。最怜樱笋好年光。落花庭院绿阴长。
写就新图颜色嫩,书成小令墨痕香。也凭红翠竞春芳。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