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书上几沾巾,道路争传国有人。云雾政勤瞻斗念,风波还重渡江身。
吴门晚树舟边近,楚泽秋兰佩后真。却忆匡庐弦诵地,五峰回首不胜春。
晚凉幽兴为谁多,闻道灵旗巳渡河。露咽微吟还蟋蟀,雨添新韵到蕖荷。
窗前梦醒风初定,枕上诗成月己过。从此炎蒸应尽退,不须频问夜如何。
五更梦醒忆南沙,只尺天分路两涯。诗草往来凭稚子,春光深浅问梅花。
节临雨水初飞雪,路阻山泉未试茶。画里西湖皆幻景,似闻高兴在东家。
雪后相过屐印沙,美人望不在天涯。九峰西照双溪水,万树东风一夜花。
天台客去方燖橘,阳羡书来未寄茶。留得山翁曾共醉,数杯今雨对诗家。
别来风雨梦初醒,两对山中春草庭。江汉无情衰可墨,春秋有法简能青。
笔将点易劳君送,琴欲赓歌起我听。闻道儒台虚席在,何时尊酒海天亭。
行尽潇湘问吏邮,青山回处古昭州。自知宦寓应如水,谁道刑官便是秋。
身在江湖频望阙,道经岳鄂两登楼。三年宪召君当起,莫指苍梧赋远游。
公来犹记十年前,我在山中正浚泉。陆羽水经应入妙,卢仝茶力漫通仙。
閒边梦亦寻常见,病后诗曾一再传。他日风雩还有约,沧浪歌罢采金莲。
百里荆溪十载违,相逢谁道旧情非。病如梦里予初寤,画在诗中子亦归。
两地青山歌响应,一星南极望依微。凭君再订登高约,听罢沧浪共振衣。
九月一日初度辰,谢客来访山中人。坐临旧石谈还旧,茗试新泉味更新。
点易笔如周入梦,读书台与李为邻。高邱远海诗家兴,我亦东驰万里神。
两月悭诗到社中,日长应负绿阴风。病多自笑药无力,步少不知筇有功。
五里汲泉将石子,一春戒酒谢山翁。故人送笔能留在,点易台高对晚峰。
象笔双缄自吉州,书题点易远相投。老来已悟浮生梦,病后兼忘应世筹。
磴入烟霞须策杖,台穷云海胜登楼。凭谁净扫焚香石,千仞冈头拜孔周。
海天亭畔卜幽居,三古精神一卷书。象管搦残朱未落,松梢滴尽露还馀。
姓同康节希何敢,年过蘧瑗化不如。月出东山时起我,独凭高处问盈虚。
桐树扶疏荫石台,巉岩西望更崔嵬。日流云影前峰去,风送泉声别涧来。
鸿渐茗从閒客试,李绅书自少年开。晚凉每有风雩兴,随意邻僧坐碧苔。
高台百尺临苍茫,白云渺渺溪泱泱。松垂一枝去地近,草碧千里兼天长。
有时岩顶起清籁,何物涧边生异香。操铅点易者谁子,老矣羲文心未忘。
万壑风云万壑涛,人间天上在岩嶅。丘园掩映松楸密,台殿参差鹳鹤高。
僻地自堪成晚节,浮名真合付秋毫。野翁错指丹崖是,应怪频来杖屦劳。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