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新霜,栖遍岸柳,青鬓照影都换。簟拂床虚,尘凝镜暗。
依约妆楼晼晚。前度斜阳,又冷照、栏干西畔。瑟柱分明,琴丝掩抑,数声来雁。
憔悴江关须作达,好禅榻、闲中排遣。树老人前,云先梦去,说那堪留恋。
向园林、长望处,微酲后、花深砌满。倘忆春前,本无花、帘栊罢捲。
老泪向谁洒,唤取镜中人。照残今日哀乐,阅过古来春。
持此吉羊文字,试问当时龙氏,可有百年身。光采一时发,留写板仙真。
尚方制,罗十二,纪芳辰。花当叶对,无恙先后出风尘。
月枉天边圆缺,珠有人间离合,好好伴脂痕。莫问笑啼事,吾已谢冠巾。
明月几时有,化为百东坡。文章寿比金石,眼底古人多。
天上星官名姓,翠落峨眉山影。著手一摩挲。党禁偶然百,尘劫几番过。
随朝直,同远谪,未销磨。此中空洞,无物棱角尚嵯峨。
拈到如神诗笔,付与朝云拂拭,印印想婀娜。好事风流者,持此傲随和。
如此春风。都来付与,病里愁中。竹笑兰言,云愁海思,细数遭逢。
先生坐老墙东。看树树庭花谢红。楼上筝声,陌头鞭影,一样匆匆。
老去思量。香初茶后,总是欢场。定子当筵,笛家旧曲,唱出伊凉。
林花几日芬芳。任邻蝶寻花过墙。情只宜闲,迷还是悟,剩与荒唐。
参差画阁灯昏了。忒匆匆、醉里曾眠芳草。草色绿依稀,染泪痕多少。
针线春衣寻旧迹,傍枕函、残香犹绕。休道。者空房心胆,与乡同小。
不分东风尘世,伴孤吟只是,青琴声杳。楼外雨潺潺,便花随人老。
一二三更都数遍,算只有、情天难晓。还早。却燕子梁间,何曾惊觉。
绿阴时候,寒暖难将息。遥山几重遮眼,芳草向人碧。
不分弦尘柱缓,板引都萧瑟。晚云离席。阳关休唱,客舍杨枝借颜色。
未老江关庾信,文采留南北。试觅沧海成连,别梦怜风月。
道是天涯语笑,付与闲筝笛。玉琴横膝。垂帘罢鼓,雨细烟深迟来客。
宵簟微凉,望向晓汀洲,晚柳颜色。载酒游踪,读骚心事,远天雁程萧瑟。
渡头雨歇。绕船一片残荷碧。有影拂蘋棹、水楼娇燕已如客。
还念绮岁,未折连枝,秀盈南湖,题句清绝。涴霞林、馀飔送响,随流商调向人咽。
横笛短箫浑寂寂。便讨春去,一样薄醉孤吟,弄芳盟誓,祓愁将息。
宵来稷雪,万瓦留馀素。裛袖访疏香,恁繁花,须寻澹处。
一层镜槛,浅黛映双双,寒初度。秋先去。老倦春风路。
如烟绮梦,听罢霖铃雨。不为折腰难,为招子,东篱旧侣。
人闲纵好,珍重看花辰,天付与。尊徐举。帘外轻阴暮。
愁轻梦轻。风声水声。孤舟小泊空羚。正更残酒醒。
今情古情。长亭短亭。竹枝赠与湘灵。续离骚未成。
翠锼片玉,黄唾灵芬,秋信江浦。等是林亭,倚到凉烟薄暮。
不分伴孤吟,尚留得、凄蛩倦羽。络玲珑寄向万里,袖熏味却辛苦。
更缥缈、蓬山何处。娥影高寒,国香无主。老质不眠,起粟肌消谁误。
剪剪紫罗裳,算同瘦、瑶阶宿露。弄金风,又如墨、幂云筛雨。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