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复一日,一杯复一杯。青山无限好,俗客不曾来。
往事已如此,朱颜安在哉。寄语地上客,历乱竟谁催。
朝市谁知世外游,杉松影里入吟幽。争名逐利千绳缚,度水登山万事休。
野鸟不惊如得伴,白云无语似相留。傍人莫笑凭阑久,为恋林居作退谋。
闻有山岩即去寻,亦跻云外入松阴。虽然未是洞中境,且异人间名利心。
书房兀坐万机休,日暖风和草色幽。谁道二千年远事,而今只在眼前头。
元子溪曰瀼,诗传到于今。此俗良易化,不欺顾相钦。
庐山我久爱,买田山之阴。田间有流水,清泚出山心。
山心无尘土,白石磷磷沈。潺湲来数里,到此始澄深。
有龙不可测,岸木寒森森。书堂构其上,隐几看云岑。
倚梧或攲枕,风月盈中襟。或吟或冥默,或酒或鸣琴。
数十黄卷轴,圣贤谈无音。窗前即畴囿,囿外桑麻林。
芋蔬可卒岁,绢布足衣衾。饱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
吾乐盖易足,名濂朝暮箴。元子与周子,相邀风月寻。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