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阶木叶摧璆琅,火流坤位银河光。当庭兀坐情默默,爽气透入罗衣裳。
罗裳寸裂犹可结,百忧耿耿那堪说。倚阑无力叫天阍,聊对清尊问明月。
岁当辛未斗插午,蓟寇俶扰京西东。蔓延青齐被河洛,赤子若堕洪炉中。
桓桓中丞仗节钺,肃将帝命来丹枫。天声隆隆海岳震,一扫腥秽湔妖凶。
遂乘馀威定川蜀,交荐实自廷臣公。先声到处如反掌,霜风千里飞秋蓬。
蠢彼西戎不量力,犯我障塞绕边氓。藉公威灵又一往,毡裘十万转眼空。
捷书屡报宠屡降,丝纶文绮颁重重。帝曰钦哉予吉甫,可遂相朕宣乃庸。
纠弹无避秋隼劲,台端瑟瑟生清风。呜呼台端瑟瑟生清风,公无遄归,哀我人穷。
诗书文儒成武功,威名最著陆与彭。一倾银汉洗中夏,山川草木无腥风。
慨自妖雏逆天纪,齐赵河淮皆靡靡。馀波流毒涨三川,无数元元阵前死。
二公碨礧皆雄材,东西掎角芟蒿莱。驱除中外各底定,论功同上黄金台。
左持台衡右执法,颇牧而今居禁闼。治乱安危系一身,春风晓阁披麒麟。
勋崇望重畴能伍,岂知老臣心独苦。但愿时平一事无,不愿苍生等酋虏。
昔年雷阳烟水村,浊醪曾共长途贫。秣陵重话雪霜夜,各已头角崭青云。
淦水森森富梧槚,须仗春风为镕冶。郢匠挥斤照骨寒,轮囷应长连城价。
北门学士风骨清,绶霞佩月游逢瀛。宁亲万里荷君宠,龙光照耀溪山明。
溪山信足娱,岂为木石伍。悠悠游子情,承颜恋朝暮。
悬知富贵遥相违,不若贫贱常相依。燮调台鼎在咫尺,轩然似脱樊笼羁。
辞荣更得荣归去,留题旧识相如柱。寿筵岁岁乐清时,日华长映黄金卮。
瞻云有图何泥泥,翰林学士衣冠系。凝然一片倚清秋,似向园林荫桑梓。
我披瞻云图,为赋瞻云歌。颍川河阳才咫尺,太行嵩岳交嵯峨。
云下老翁世希有,贵封词臣更遐寿。芝兰玉树满庭阶,艺苑腾声常八九。
只今耆龄九十三,伏生卫武伯仲间。瑶觞泛紫荐秋影,忽疑一老遗商颜。
睇久云渐移,意定云还住。栖栖千里情,寄置云生处。
天南天北两悠悠,杰调豪吟起玉楼。遥知不似闲舒卷,常与青山拥帝丘。
云脚如麻委平地,塞禽动色占春意。漫漫四际玉宇清,山色溪光夺空翠。
幽栖客子倦伸缩,琪柯掩映琅玕屋。户外不扃人迹稀,断琴挂壁知者谁。
遁翁居山厌嚣俗,绕屋丛栽万竿竹。藤床木几足清赏,诗书为粱竹为肉。
竹成不作鶠鹜栖,凤生已即鸣阳枝。枝头白日照疏翠,幽阴野色还相宜。
君不见,淇隈如箦歌金锡,至今清风播无极。
种莲老人凿山骨,手移昆明傍石屋。水光浮碧染灵根,并蒂同生一双玉。
湘江啼竹含清秋,翠环绛佩湘神游。朗陵一夜德星聚,二子共御陈太丘。
种莲人远莲安在,惟有画图寄遗爱。倾阳冉冉照春妍,只见葵花不见莲。
漓江悠悠向东注,崇冈盘回如凤翥。城西一曲藏深坳,中有幽人读书处。
书中奥义谁能寻,茫茫玄壤同高深。禹畴羲画混一道,玄机湛湛归灵襟。
读书岂为图温饱,万事无如读书好。瑾瑜在璞崖不枯,草木漫山总光耀。
倦来徐步临江浔,呼童挈网遮紫鳞。鳞游深水不可得,大笑不如公子任。
何如洗心日与圣贤对,糟粕中间饫真味。豁然妙契已忘言,独驾长风出尘外。
我昔滥竽两浙宪,君在秋曹曾识面。西江右辖曾几时,君来幕下相追随。
星霜倏忽五六载,君已乔擢南安推。南安雄据梅关路,广南视之若门户。
昔贤司理著高名,台存风月人争慕。桁杨卧庭嚣讼稀,诗书万户临清溪。
丈夫志趣会有定,举头肯负苍天知。
罗浮之隈清江曲,绵绵世泽先贤躅。遗经独抱向皋原,闲课儿童事耕读。
十年养就瑰特姿,一官俄逐双凫飞。绾符南牧有馀力,坐令蔀屋回晶辉。
西风潇飕动归兴,故园松菊寻幽径。缟衣素练聊自娱,清樽白发欢相映。
亭亭琪树发庭柯,葱苍直与霄汉摩。日光五色照眼烂,撑拄大厦畴能过。
铁冠嶷嶷含霜锷,文彩后先总殊渥。和气谁云萃一堂,霖雨会苏九州涸。
隼来远自阴山北,百鸟群中誇劲翮。弯弧仰天意自闲,血毛乱洒江云黑。
隼兮隼兮何眇眇,死向将军为君兆。将军胆略威百胡,一隽谁云尽天巧。
镇边今锡紫貂裘,如林鸷翰看全收。
疏风冷雨清明节,都邑家家出城阙。担头芳醑洒荒原,纸钱满树飞蝴蝶。
新坟旧坟何累累,旧坟歌笑新坟哀。鸟啼日落人归去,依然蓬颗封苍苔。
嗟嗟人生不乐徒尔为,毵毵白发还相催。
素鹅练练铺晴云,翻翎弄爪嚣相群。右军动睫一顾盼,宛如丹鸾彩凤来缤纷。
昂头引颈鸣且伏,蜿蜒写出胸中画。玄经书罢举群归,无乃市道相追随。
不知会稽老妇烹湘时,可能一咽充甘肥。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