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千个竹,疏雨万枝莲。自是清无寐,非关醉不眠。
翠石琅玕色,长杨风雨声。不须醉剧饮,此地有馀清。
春渡辽东海,星回幕北天。悠悠乡国别,明日便经年。
菩萨号文殊,禅堂名曲讲。语默本同源,名实不相愯。
羽觞泛中流,坐傍修竹里。右军期不来,白鸥自飞起。
无限荒山秪一家,竹园蔬圃寄生涯。老翁手种石楠树,三十馀年看好花。
空城风雨晦如秋,漠漠长江天际流。故倚高楼望行色,南山不见使人愁。
江外群山如画图,轻烟残雪入荆吴。东风醉问春多少,远郭垂杨十万株。
春塘泉脉活龙鳞,宿雨花枝覆锦茵。薄俗不容白眼客,醉乡自有葛天民。
凄风白露堕清秋,月上江湖开客愁。世事纷纷欲如发,醉醒任意判悠悠。
绝壑参差半倚天,据鞍环顾一悽然。乱山不复知南北,惟记长安白日边。
千山雪绕帐庐寒,一半冰消塞井乾。忆卧衡门甘泌水,可怜孤枕未曾安。
盘峰回栈几千层,径欲凌云揽玉绳。浪得虚名夸鄙俗,古来天险绝阶升。
波光柳色交相乱,野客沙禽特共閒。未醉那宜径归去,夕阳犹在杏花山。
轻车重马自相腾,横度长河百丈冰。贝阙珠宫应浪语,黄沙际海谷为陵。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