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楼居五碧城,祠官多识汉名卿。蓬莱仙客飞升早,不向丹台稍刻名。
汎汎扁舟春水平,缘蘋白芷欲齐生。王孙自喜山中客,莫唱淮南招隐声。
万竿苍翠隔晴川,寂寞芜城三百年。此地重闻歌吹发,扬州风物故依然。
嵩少雨晴寒食时,年年驿使按瑶墀。尘埃落莫长安陌,笑倚春风不自知。
溪流婉转树蒙茏,复阁虚廊小径通。下马解鞍一长啸,便疑身已出尘中。
独孤刺史提千骑,飞盖驩游向此中。高岸如今已成谷,还如岘首忆羊公。
春来百花次第发,红白无数竞芳菲。解向人间占五色,风流不尽是蔷薇。
绿叶黄花相映深,水边台畔结浮阴。何人解赏倾城态,一笑春风与万金。
已看秀色动高林,会见翛翛满翠岑。不学渭川千亩富,欲闻嶰谷凤凰音。
嫩红轻紫仙姿贵,合是山中寂寞开。九陌风尘肯相顾,可怜空使下山来。
常咏椅桐待高凤,忽经阿阁见孙枝。朝恩未放江湖去,更看亭亭百尺时。
欲种梧桐满碧轩,春风岑寂映琴樽。虽未能令丹凤至,要须长绝众禽喧。
醉中不记别君时,卧载征车南向驰。惊觉尚疑君在侧,满身明月正相随。
梅靥稀疏无剩白,柳眉繁弱未全青。墙头红杏春多少,醉看愁吟意总醒。
雨催春意苦无多,柳色花香奈汝何。谁举一樽属明月,小垂手舞缓声歌。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