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倚春霄苍玉杖,九华峰顶独归来。柯家草亭深云里,却有梅花傍竹开。
台名何事只宜春,山色无时不可人。不用烟花费妆点,尽教刊落尽嶙峋。
水边杨柳覆茅楹,饮马春流更一登。坐久逐忘归路夕,溪云正泻春山青。
西樵山色远依依,东指江门石路微。料得楚云台上客,久悬秋月待君归。
自是孤云天际浮,筮中枯蠹岂相谋。请君静后看羲画,曾有陈篇一字不?
休论寂寂与惺惺,不妄由来即性情。笑却慇勤诸老子,翻从知见觅虚灵。
道本无为只在人,自行自住岂须邻?坐中便是天台路,不用渔郎更问津。
江北梅花雪易残,山窗一树自家看。临行掇赠聊数颗,珍重清香是岁寒。
来何匆促去何迟,来去何心莫漫疑。不为高堂双雪鬓,岁寒宁受北风欺。
一觉红尘梦欲残,江城六月滞风湍。人间炎暑无逃遁,归向山中卧岁寒。
句句糠秕字字陈,却于何处觅知新?紫阳山下多豪俊,应有吟风弄月人。
扫石焚香任意眠,醒来时有客谈玄。松风不用蒲葵扇,坐对青崖百丈泉。
古洞幽深绝世人,石床风细不生尘。日长一觉羲皇睡,又见峰头上月轮。
人间白日醒犹睡,老子山中睡却醒。醒睡两非还两是,溪云漠漠水泠泠。
茆屋山中早晚成,任他风雨任他晴。男婚女嫁多年毕,不待而今学向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