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半区茅屋裹疏篱,无地容盆作小池。
祗有案头翻笔墨,老翁仿佛似童儿。

十二月二日腊祭前一日致斋惠照清叟察言观色

腊祭精严古院幽,邻房不敢对茶瓯,
何时芒履扶筇竹,度岭相寻溪岸头。

十二月二日腊祭前一日致斋惠照清叟察言观色

柳眼浅窥湖水畔,梅花瘦著竹篱边。
残年未便无冰雪,春意云何已断然。

十一月十三日宿东林是日小雨不见庐山戏留绝

浓岚暮雨随人密,远壑幽峦向客悭。
清旷本吾胸次景,不须云里觅衡山。

十月二十三日赵守侵早泛舟游西山有诗即席各

开船侵晓雾,转棹顺江流。
寺径盘龙腹,州旗映马头。
水边香草细,云陵小桥幽。
写物钦清绝,赓篇愧缪悠。

石季平题李南画石之傍日叠石为山已是一重公

笔画与石叠,二者均是假。
惟彼此间山,如叠亦如画。
要当论夫空,万物同一马。
随缘判此公案时,不知笔作麽生下。

时官多以封州俸薄井邑萧条居处湫隘为欢观如

相逢都说在天涯,禄似蝇头舍似蜗。
画角楼前皆郭外,虚棚竹上是人家。
草深正恐鹿为虎,日暮渐迷鸥与鸦。
老子岂知差别相,高眠饱看荔枝花。

是乐居士一日举率说和尚话头云拨草牛风且图

莫疑虑,莫疑虑,
顺风天帆逆风住。要寻路,
要寻路,直西须向东门去。
但看枯藤倒挂天,山前几度三春雨。

受崧兄弟赴漕怀试作二十八言送之

丹桂亭亭五十尺,共持玉斧取来看。
从前知有姜肱被,草怕早春天上寒。

书室中焚法煮降真香

村落萦盘草半遮,到门犹未识人家。
终朝静坐无相过,慢火熏香到日斜。

书斋夏日

五月困暑湿,众谓如蒸炊。
惟我坐幽堂,心志适所怡。
开窗面西山,野水平清池。
菱荷间蒲苇,秀色相因依。
幽禽荫嘉木,水鸟时翻飞。
文书任讨探,风静香如丝。
此殆有至乐,难今俗子知。

暑雨

结庐在深寂,芳檐荫松萝。
天晴风日温,时有燕雀过。
今兹夏暑雨,衡门可张罗。
永叹复自慰,幽兴吾亦多。

数日相识多以荔子分惠雨久而酸予主绝粮日买

穷居无米糁蒿藜,筠笼相先送荔枝。
安得仙人炼丹灶,试将红玉甑中炊。

水碓

绕岸车翻水碓鸣,准於舂事亦经营。
斯民惜费盖如此,力役从今莫漫征。

睡起

雨过云深竹屋低,老人睡起亦多时。
风飘嫩竹侵檐入,手挽竹梢题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