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猎霜风捲地寒,狼星奋角夜漫漫。书生无路堪驰骋,被酒灯前把剑看。
梨枣迎霜压树黄,盖茅新屋渐成行。人情喜见兵戈息,路上时闻酒瓮香。
朝曦却雨作春妍,绿嫩黄轻物物鲜。村落可怜祗依旧,稀疏茅屋起炊烟。
身名蹭蹬原无况,杯酒流行强自宽。夜半穷阎闭梅雨,昏昏灯火泪中看。
绕岸车翻水碓鸣,谁于舂事亦经营。斯民惜费盖如此,力役从今莫漫征。
晓寒欺客入疏窗,梦破江南一夜霜。可但山林小摇落,树头无叶可飞黄。
人见寒云冻欲垂,喧呼争愿玉花飞。谁知万里征途上,季子囊中未有衣。
晚投村舍款柴扉,一望门前野色微。西日堕云斜照尽,半山秋雨落馀飞。
炎炎酷暑日偏长,馋吻常思累百觞。封寄琼醅虽甚美,一瓮何以润枯肠。
与君今夜宿邮亭,迟晓东西各去程。记取短桥携手处,明朝都似梦初惊。
田夫击鼓祀田神,盘案相呼尽欲醺。我愿四郊无犬吠,常令此辈乐耕耘。
岩头一望万家低,已觉尘寰不整齐。此祗人间最高处,况游物外照群迷。
不胜孤洁寒窗月,分外清圆远寺钟。后圃便当收橘柚,无疑侵晓一霜浓。
一册韩文酒一杯,居然独酌兴悠哉。夜寒径醉即就枕,卧待新阳明日来。
风高天阔净无尘,万瓦生光冷射人。不见晓来迷晚雪,但看霜月益精神。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