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懒经秋此出郊,野烟霜日静衡茅。林桃叶尽贵犹实,陂麦苗齐绿自苞。
堤曲猎狐穿雪窟,塔巅弹鹳落风巢。随心乐事非难取,举眼平生觉易抛。
春来无雨风常颠,野园诸花更可怜。轻车快马此何日,弄蕊攀条看远天。
扑酒游丝低细细,近人闲蝶过娟娟。真知白日绳堪系,莫使孤城入暮烟。
莽圹孤城此卜居,宋台梁苑独行予。虚名马愧千金后,白首萤怜万卷馀。
踏麦遽堪寒叶翠,看梅无那腊花舒。相逢莫漫滇吾放,野醉郊吟尽可书。
雪罢园林出碧梧,上方楼殿静虚无。日临圹地冰先落,云破中天塔自孤。
烂熳此堂人醉散,一双何处鹤来呼。遨留更待松门月,今夜同君坐玉壶。
岁岁花时出醉归,伤心今日复芳菲。善开朱杏非双蒂,懒转黄鹂只自飞。
海内诗朋官罢减,城中酒伴病来稀。庭枝烂熳催春暮,日午风香独倚扉。
冬青手植年真久,冷日寒姿颇映堂。追悔木阑晴未补,忍教风干夜俱伤。
乱阶朱实离离静,仆雪青条茜茜长。翘首高云忆松柏,后凋溪壑转苍苍。
堂北融泥云气生,堂南枯树两禽鸣。冰霜眼过风须转,岁月心悬老自惊。
辞腊酒怜比舍馈,迎春花欲上阶明。壮图回首今迟暮,点检应挨笑拂缨。
叹往嗟来秪自痴,未衰那即鬓如丝。同朝鹓鹭云霄隔,故国松楸道路疑。
园草唤愁偏勃勃,槛梅偷腊故垂垂。端居寂寞无双蒂,强食栖迟有一枝。
地阔城空春自幽,青松黑塔云常浮。入门铃磬忽一发,暇日台池聊共游。
连钱汨来谁氏骑,白玉竞浴何年鸥。醉笔要知吾漫兴,明朝休用碧纱留。
曾倚清酣奏綵毫,象床冰簟王楼高。徐娘老去风情在,班女愁来赋兴豪。
秦柳日斜伤渭曲,楚兰春暮怨湘皋。仙根寂寞昆崙远,浪说人间有碧桃。
草树新培置药阑,醉吟閒凭足心宽。岂虞晨雪娟娟布,无那春枝飐飐寒。
犹有一花当坐媚,幸留双柏与人看。日晴红绿应全胜,为劝先生且放餐。
平生走马呼鹰地,白首为园学种瓜。碧草故要安石屐,青天常满邵雍车。
围阑换土心真苦,绕菊依松径不斜。昨遇日晴閒自步,别蹊桃李又风花。
新年雨雪亦大恁,十日中无一日晴。岂应雷电除夜作,复尔天鼓东南鸣。
诸军幸捣莲池穴,大将宜坚缅柳营。几欲临风抚长剑,白头还自笑书生。
人生五十惊衰丑,五十从今又数三。老漫更何防市虎,少狂曾亦滥朝骖。
鹓鸾旧侣俱鸣佩,鹿豕深山自结庵。短发不须忧重白,吾居元傍菊花潭。
出门万水吟风叶,挈友重阳上野舟。数月雨阴今白日,一身天地此清秋。
逐时庄菊花初放,应节村杯酒暂酬。晚暮更催双棹返,汴州谁信有沧洲。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