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每嗔花不早,清明出郭始芳菲。可道江西浑不冷,清明桃杏亦初飞。
树头春鸟苦喧聒,欲打还留催好春。院里八哥何事者,群翔缓步不知人。
苦吟实是被花恼,今日携壶何处倾。凤凰洲前好杨柳,美日鸣舷遮莫行。
城外清江城内湖,水门通贯古名都。鱼跳浪阔终难网,鸟立沙长岂得呼。
久雨今晴燕得飞,城中江畔步徐归。烟花晚阁偏冲槛,柳絮晴桥故点衣。
芳园垂老惭为主,门巷开除即是家。不知樱树春能早,便把樱花作杏花。
园芳细认纷无数,大半朱英间碧林。搴蕊美枝惟恨晚,对花谁记种花心。
年来好事推刘四,酒兴花情老独浓。最喜能移山茉莉,所嗟犹欠木芙蓉。
黄鹂故啭千头柳,白蝶能穿百结花。敢道墙榆浑不用,新巢树树可慈鸦。
今春自买城东园,暇即郊行不惮烦。不应对客誇林竹,日日柴门有驻轩。
静处亭亭竹万竿,美烟濡露不曾寒。多栽要识前人意,秀色凭渠雪后看。
鲍子知我远载酒,郑生骑驴犹踏春。灞上孰如彭泽柳,竹林休认草玄人。
边村黄子先曾约,百亩十年今卜邻。元是隐沦须共酒,非因花树始同春。
大麦初黄小麦齐,樱桃半熟压枝低。先生皂帽何为者,白首看花日每西。
经宿隔城花尽开,园扉深闭蝶应猜。小车即病行能稳,一日来看须一回。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