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映岩廊近紫宸,宫官行酒过三巡。共携满袖香烟出,散作都城十日春。
对品班分玉笋行,一时望拜殿西厢。百官燕出宫闱静,疏雨濛濛湿建章。
当年陆海骇珍藏,此日繁华堕渺茫。春草不随人事换,依然分翠入宫墙。
病来心事转蹉跎,身外犹嫌长物多。况是春归留不得,侍儿无用蹙双蛾。
青衫憔悴老江州,放逐归来万事休。止有醉吟情未减,又翻新样柳枝愁。
清时瑶殿引瓶金,百尺还闻坠水音。想得日长宫阁静,玉盘珍果看浮沈。
雪拥天山六月寒,冷云西北是长安。行人马上扬鞭喜,犹胜南荒作热官。
碧树翻香满洞春,一声长笛隔花闻。似嫌燕语莺吟碎,暖喷宫音遏梦云。
梅粉飘零柳未烟,一枝春色独当轩。今年盼得红苞折,风雪禁持第几番。
宫槐阴合玉堂清,书叶翻香入细听。内苑近来游宴少,太平天子要传经。
翠敛双娥底事愁,不缘春去落花稠。归鞍未得朝天信,望断东风燕子楼。
月池悬溜落苍洼,岩窦分居可百家。不羡碧澜秋色好,倚天惊绝赤城霞。
庭树潇潇绿满廊,日长深锁碧窗凉。隔帘遥见秋来处,一叶轻黄堕井床。
醉岸乌纱殿影东,宫花低映酒波红。兴来草罢《长杨赋》,独占高槐洒晚风。
郭相西征奏凯还,阿娇欢宠镜交鸾。却嫌暖殿春风燠,玉管横翻晓吹寒。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