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五十四 閒居怀沈幼真司成

长安城角寺门前,把臂魂销十五年。夜鹊空迷千里月,春鸿未带五湖烟。

眼中绿鬓人俱老,身外青云事可怜。屈指藏山多所著,不知玄草向谁传。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五十六 得李大宗伯丈报书酬寄

渝州昨日使还乡,始得岷峨字数行。读去不知双泪落,别来已是十年强。

人间岁月何流易,天外风波正茫。两地青山俱不负,尽堪渔钓老沧浪。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五十七 寄沈幼真年丈

吴江烟月梦中残,起坐空堂念所欢。别日只怜分手易,归来便觉寄书难。

斗边共识张华剑,天上谁弹贡禹冠。莫问同游最年少,萧萧鹤发照渔竿。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五十九 石楼观穫

楼前高柳昼成阴,楼上窗开夏日深。隔岸莺声犹似管,迎风麦浪已如金。

奚官唱罩遥分陇,野妇提筐渐满林。幸藉薄收供早税,忧天且释老农心。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六十一 夏日石楼夕望

登楼聊复当登台,小户疏帘面面开。绕槛溪声千涧落,垂天雨色万峰来。

时艰驿路多豺虎,民力秋原半草莱。醉倚石阑成永啸,高城愁听角声哀。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六十三 四月八日约高年诸丈东园开会

首夏张筵聚草堂,耆英高会踵遗芳。游仙未觉丹霞远,浴佛初经慧日长。

新竹娟娟看欲翠,残花冉冉折犹香。城中酒伴俱华发,莫放青尊佐老狂。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六十四 寄董太初令君

平生词海渴人龙,下邑欣传借鲁恭。祗畏攀辕期更早,不知倾盖事难逢。

三年夏省还真拜,百里春城但素封。卫水齐山非谓远,论交何日得从容。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六十六 宿云楼閒坐

久将心事付山灵,石几焚香对翠屏。万里秋声云外雁,一天寒色雨边萤。

閒来只自烧茶灶,病里凭谁著酒经。总为此中堪避地,不教人指少微星。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六十八 送徐南龙令君北上

卢子城头问去踪,不堪别恨结遥峰。春风几发河阳树,客路重趋蓟苑钟。

岂有明珠藏薏苡,惟馀长剑吐芙蓉。浮云西北休愁思,霄汉还应雨露浓。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六十九 赠王文学中柱南旋

衡门谁为驻归骖,国士名高旧所谙。马首春风辞塞上,刀头明月忆江南。

杨穿百步才无两,璧剖连城献至三。此日汉庭推授受,石渠同异待君谈。

夏日东园方胥成小集

五月虚亭载酒过,疏林高树晚凉多。驯将鹤子閒能舞,飞出莺雏小解歌。

城上斜风吹暮雨,洞门白石长春萝。炎天远道君何往,且醉花前金叵罗。

送思修上人南游

花前别思重凄然,秋色迢迢望远天。结夏久栖祇苑树,逢秋又上越江船。

衣冠到处成莲社,云水何方款梵筵。总是禅心无去住,可教清梦及林泉。

寿谢仰潜令君七十

赤畿茂宰汉郎官,文物家声奕代看。江左风流传作赋,云中节钺颂登坛。

河阳去后花成树,彭泽归来菊可餐。大是清朝真隐在,白头湖上理渔竿。

秋日酬寄周二鲁符卿

万里秋江入画图,望中人已北归无。十年海畔烟波迥,一疏朝端日月孤。

国论当时频倚借,民生何计许昭苏。只求且漏渔竿税,着得扁舟在镜湖。

寄题李棠轩宗伯玉华洞天二首 其一

新开灵窟起何年,旧号青城小洞天。千古山川留胜迹,一时名字证真缘。

丹台晓落绵江月,石室春浮宝树烟。自是君家称相馆,三巴别业似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