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一望暮山横,山光飞上层楼。西湖深夏绿波平,荷叶风清。
芳渚半生花气,画船时送歌声。鄂王祠树白公亭,今古关情。
卖花声入红楼响,看檐角、霞销珠网。扶倦启香奁,一镜柔情漾。
郁金梳掠同心样,拼一只、金鸾给赏。好极转生疑,更把帘旌敞。
镜里韶光早,彩胜钗梁袅。卷帘都是惜春人,争道是来年好。
生怕东风小,殃及庭前草。玉阶先自送青来,莫教惹得芳心恼。
烛灺啼无歇,漏断声还咽。一缕春蚕丝不了,都打做心头结。
泪点红冰叠,罗袖熏难热。仙鸾虽自有灵胶,离肠已断何堪接。
一点灯花静,归梦浑难定。一夜相思一夜愁,更忍说黄花病。
酒薄孤衾冷,其奈双眸醒。殃及寒鸡不肯啼,分明要把愁支领。
霜皎银蟾烂,风急灯花颤。夜夜寒更独自听,怎奈得人长叹。
忆了千千万,苦把梅花绊。试验青衫尽泪痕,也应不是归心慢。
绿鬟风动烟丝袅,碧纱如雾窗开早。杨花蓦地扑人来,舞东风不了。
伤心无限事,渐觉蛾眉翠少。十分消瘦百分慵,只镜中人老。
菊花能醉去官人,出岫笑闲云。从来世上豪杰,颠倒信乾坤。
成往事,付前因。总休论。五湖虾菜,三泖莼鲈,随地君恩。
无端剡雪阻回舟,香梦隔秦篝。今宵玉楼寒重,鹦鹉可知愁。
思作客,话封侯。总须休。鸳鸯度曲,鹔鹴买酒,且种忘忧。
搓就鹅儿绿尚迟,都未使莺知。东风无赖,教他细雨,一样丝丝。
和烟搭在阑干上,约略浅黄时。断人肠处,才成眉眼,泪软腰肢。
南浦轻风落藕花,秋色老京华。一窗凉月,三更细雨,倦客思家。
陡来心事香残后,清泪滴琵琶。凭谁问取,秦楼过雁,汉关归鸦。
阁外啼乌月晓天,人上鸭头船。几番回顾,一声珍重,杨柳门前。
绣床安在东风里,离别自年年。今春何事,嵌将心事,陡地情牵。
小楼丝雨碧桃松,黄入柳条风。拾得半春慵,生小惯、纱窗个侬。
羞弹绿绮,懒裁白苎,无奈是惺忪。拼不画眉峰,便有恨、能藏几重。
隐囊闲侧帽檐纱,春色遍天涯。小阁夕阳,梦只在、临邛酒家。
当年嵇阮,依然重聚。颠倒醉流霞。寄语报莺花,肯说道、潘郎鬓华。
桂华清影漾曾波,月借水光磨。孤宿笑霜娥,算耐得、长宵几何。
今年作客,中秋人过,不见旧银河。金碗共摩娑,三百盏、倾将未多。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