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芳草似裙腰,见兴亡无数。倩垂杨、留得黄莺住。
正歌吹、扬州路。
兰舟醉读参军赋,向芜城东去。看雁齿桥边,倚栏人在,莫认红楼误。
丝丝小雨桃花病,鹦哥说道清明近。醉也成慵,吟还添闷。
檀香罗薄春寒剩。
倚楼望断飞奴信,东风影里文君鬓。泪湿琴丝,枕寒香印。
归时留作相思证。
年年客里今年远,红墙坐见银湾浅。两水家遥,双星夜短。
人天总为情难免。
蕊珠深处新凉满,凫花懒醉黄金碗。雨作啼痕,云遮梦眼。
神仙转被人逍遣。
最是阑干高处,望见斜阳烟树。青山围绕似相留,又倩江声拦住。
也知秋正好,只恐被、黄花催去。醉横老眼对西风,曾见兴亡无数。
月照大江流不断,一片好清秋。摇落江关是处愁,兴客且登楼。
侧帽参军今已老,那得更风流。玉箫憔悴画桥头,莫问旧扬州。
芰翻风,梅送雨。几朵琼花惊带暑。沾晏粉,借荀香。
汗落九英原是露。
夏将徂,春向住。玉杯擎向瑶台处。云母幛,雪儿歌。
不数王家珠几树。
厌听江声客兴残,西风催送白云间。高卧小窗闲,对雨镜休看。
锦石池塘秋潋滟,蕊珠宫殿夜清寒。梦起偶思前岁事,似长干。
梦难成,声转急。一夜灯花红湿。添得春潮几尺,尽是啼痕滴。
处处江山还作客,冷落西泠油壁。一片痴情消不得,谁使秋娘识。
绿杨花,乌桕树。日日门前来去。别后浮踪无据,梦绕西陵渡。
是处乱山啼杜宇,黄檗难言心已苦。疑煞楚云和楚雨,悔被诗情误。
春到庭闲,台高径曲。新橙嫩破纤纤玉。携将彩袖一凭栏,南上云净青初定。
楼开罨画,风吹巧笑,酒炉才热。杯香琴静,小斗蛾眉绿。
语细怕莺知,肠断凭花续。
金羽何时飞去早,平波台上秋烟渺。野水傍天天傍草,青不了,越山断处吴山好。
采菱舟并渔郎棹,渔郎却顾吴姬笑。翻网得鱼多白小,诗句巧,浣花溪上人将老。
烛花残,香篆细。一阵轻寒,送入鸳鸯被。滴尽红檐声欲碎,点点丝丝,学做离人泪。
草边浮,枝上缀。不放青苔,松泛东风地。何处玉骢垂柳系,重门不为梨花闭。
采莲陂,垂柳院。旧梦重寻,不是闭莺燕。华发满头将已倦,刘阮风流,记得桃花见。
酒千觞,珠一串。剪烛西窗,细语红灯颤。谢傅不归棋局换,只爱青山,不改当时面。
听朝来窗下,几声灵鹊。晓霞影透真珠幕。最喜梅花台榭,暖生红萼。
把燕子、芹泥干却。佳人呵手,镜里尽情梳掠,还教安顿秋千索。
思昨日雨和风,何等轻薄。怎忍将春闲着。
乌帽华颠,酒眼诗肩。这形容、不称貂蝉。何须计较,且自随缘。
去登弁岭,过霅水,泛苕川。
平生放宕,都无系恋。只难忘、红袖风前。春来结伴,谁与流连。
且同侠少,寻醉叟,学顽仙。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