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桃源何处,曾赚渔郎。沿岭路,泛湖光。扣兰弦又见苎萝烟雨,忽成霞彩,飞入蓬窗。
但有天红,都无湿翠,不辨胭脂深浅妆。十里笼将画溪水,一身疑上,紫云乡。
生恐封姨巧妒,丝丝点点,到明日、步障难藏。倾椒醑,祝东皇。
尊前惜取,娇压红裳。莫待重寻,元都仙苑,且教沉醉,濯锦春江。
尘缘休恋,怕双扉人去,题门诗在,前度茫茫。
落拓黄衫,一帽东风,星星鬓须。只侯嬴关畔,题诗借笔,漂母祠前,买酒骑驴。
跃马平生,当年儿戏,为甚关门独较书。花前醉,笑古人欺我,击缶乌乌。
江山何处归欤,算且去江边学钓鱼。看马卿才调,何年北阙,孙郎意气,几日东吴。
三尺玉龙,一床狂梦,曾到大槐宫里无。呼天语,问天生如此,肯老菰芦。
金谷楼空,玉津园废,恨满铜驼。记据梧南郭,赋成乌有,种花西圃,乡号无何。
自为羲皇,不知魏晋,此事凭教春梦婆。苏门路,叹回车腹痛,吾又经过。
翟家雀散空罗。生子谁如仲也多。向堂中听雨,徒怜载酒,湖边对月,还忆闻歌。
旧业都非,故书犹在,若有人兮带女萝。仍长叹,慨当年结想,未遂岩阿。
蓬山万里,瞥遇仙姿,不是飘风班缀。向月传神,将花点靥,总有自然佳丽。
眉黛谁堪比。怕遥峰碧嫩,似人非易。想应是、鸳鸯命合,便不相逢、料也难已。
最爱下重帘,烛底杯前,雨嫣云媚。
何况深怜浅惜,嵌骨相思,忍令白眉抛弃。荐枕楚台,吹箫秦苑,未似而今称美。
紫袖肩同倚。雕栏畔、还把红阑香艺。愿莫忘、长生夜语。
西陵松柏、久长情意。如辜誓。他年试检双鸳被。
梦儿中、猛唤一声堪惜。几年来、狂多醉少,不逢些好消息。
又长安、杏花红处,看他人上马颜色。青草衣袍,黄花颜面,一床寒雨愁空滴。
牛衣冷、笼头布帽。灯影弄馀碧。三更后、封侯枕上,醒来无迹。
笑人里、平原绝少,那有黄金迎客。为伊行、冷心温艺,又重把瑶壶共击。
碧碗浇愁,红衫揾泪,鹴裘沽酒陶家甓。更怜取、歌成五噫,同读还同译。
临邛去、秋雨茂陵,忍添鸾只。
海涌峰头,舞残歌散,犹认旧家南国。金虎苍茫,玉鱼零落,短簿何堪收拾。
只留取、荒台下,点剩生公石。今何日。叹时时、醉红低翠,尽意把、剑铁花磨蚀。
搔首我重游,问何处、水犀遗迹。霸业销沉,又宁论、楼台金碧。
但画船归后,凄然雨钟烟笛。
采花陆渚,客梦来寻处。春晚得吟笺、相思句。山阴拿一叶,别馆临、秋留住。
画里人堪侣。烟波点染,宛在绿蘋苍苎。金华早暮,起草催君去。
肯任把白石、溪中煮。且鸾台凤蜡,细数尽、铜龙雨。
鉴湖他日,许长条系艇,着我共倾幽绪。
白鹤珠宫,苍龙玉沼,司马浮踪暂息。砧杵动、离心欲冷,有今雨旧雨上客。
过虹桥、皂盖飞来,总踏乱、几亩寒山秋碧。向竹里行盘,花间弄斝,共道西园重集。
可怪双江帆影急。把好梦吹残,胜游空忆。风中曲、琼箫竞响,波上月、锦灯同色。
况芙蓉、地主情多,便柳折旗亭,怎生消得。且尽量衔杯,擘笺分韵,莫负清宵瑶瑟。
秦皇凿地。未必齐梁无王气。花月春江。多少帘栊金粉香。
兰成赋后。六代莺花秋影瘦。一半栏干。剩与诗人倚暮寒。
溪流绀碧柳扶疏。幽绝似玄都。第一是名区。真合称、周郎画图。
袁安雅致,青山独卧,雪影共清癯。拔去恐须臾。问往代、清风怎知。
古巷闲来暗自伤。不待斜阳。当时人物总寻常。更休笑,燕儿忙。
翩翩裘马来何处,总非是,旧儿郎。一般花草上欢场。
别自有,好华堂。
效忠伤顶,衔悲补发,此地争传遗迹。春来野草不胜愁,犹自带、古人残碧。
晴虹朝亘,寒潮夜上,愁绝重来行客。八驺何日在车前,笑王郎、捶残油壁。
雉堞斜通势不孤。春树参差画图。斩蛟射虎只须臾。
英雄偏爱读奇书。
花寂寞,草模糊。红衬斜阳影铺。回头四十八年馀。
老夫曾此戏鸠车。
重来忘了升之路。当时白浪今何处。休挂旧宫幡。秋风片片寒。
犹记金经舍。亲为三郎写。石佛几时来。袈裟绣绿苔。
东风初到乌衣路。开尽了、轻红千树。癫狂不见当年杜。花袅酒旗青纻。
又过了榆钱柳絮。浑莫劝、东君且住。恨他燕子衔春去。一片香泥何处。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