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栏杆。倚近百花寒。只被东风觉。吹人衣袖单。
人未归,春将半。小玉娇憨妒燕儿,押帘早放黄金蒜。
杨柳将烟细,梨花着月明。玉人忍泪按银筝,低语没人听。
妆懒,妆懒,拥髻慵开镜。楼前花发双枕闲,玉儿只为春寒病。
明月,明月,直入秦楼里。蛾眉夜半不能眠,开窗坐把银筝倚。
斜照,斜照,一半红珠幌。归来双燕语黄昏,离愁又在江楼上。
明月,明月,一片多情影。当楼照入碧纱厨,美人微醉才微醒。
月方沉,天将曙。梦不成,留莫住。楼中无数可怜人,江南尽种相思树。
陌上花开烟景稠,折得花枝红在手。将花却自羞。
惹东风,吹不休。
何处江帆载夕阳,十幅蒲帆一半黄。高楼倚暮妆。
望天涯,云水长。
白头鸦,花冠鸡。未明都向枕边啼。为报东风太狼籍。
花落尽,玉窗西。
春。才到深闺便泥人。花知道,一点要温存。
情。不识他从何处生。相逢处,但觉惹人疼。
一湾绿水花遮路,朱栏人倚楼。娇憨不肯下帘钩。
莫转头,新月半天愁。
深院静。风飐落花红不定。墙东月下秋千映。
玉骢一去成孤零。愁谁证。说来但与鹦哥听。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