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库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
作者
古籍
搜索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合集:
诗经
乐府
楚辞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田园
送别
山水
爱情
抒怀
思乡
边塞
离别
爱国
思念
抒情
写人
咏物
写景
作者:
魏野
李白
白居易
苏轼
杜甫
辛弃疾
李清照
王维
纳兰性德
刘禹锡
李商隐
陆游
杜牧
陶渊明
李煜
孟浩然
元稹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岑参
柳永
曹操
温庭筠
李贺
韦应物
贾岛
曹植
齐己
王昌龄
屈原
刘长卿
范仲淹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暮秋怀闰师
宋代
·
魏野
风清月白树红时,无奈重城隔闰师。
却羡潺湲阶下水,夜深流入白莲池。
暮秋闲望
宋代
·
魏野
水阁闲登望,郊原欲刈禾。
坏簷巢燕少,积雨病蝉多。
砧隔寒溪捣,钟随晚吹过。
扁舟何日去,江上负烟簑。
偶作呈谔闰二上人
宋代
·
魏野
老虽无闷向茅堂,忽忽还因物感伤。
积雾易迷平地水,孤云难护满天霜。
祥麟可向清时见,惊鹤那於黑处藏。
信意偶然成此咏,祇堪闲写与支郎。
陪乔职方泛舟之三门竭禹祠
宋代
·
魏野
波浪溅旌旗,东浮竭禹祠。
千秋花发日,两院狱空时。
城里闲赏树,船中舞柘枝。
晋公曾禊洛,不召野人随。
盆池萍
宋代
·
魏野
乍认庭前青藓合,深疑监里翠钿稠。
莫嫌生处波澜小,免得漂然逐众流。
乞牋纸寄犀浦王专著作
宋代
·
魏野
故人何处暂驱鸡,犀浦封疆濯锦西。
五色彩笺宜寄惠,知君管得浣花溪。
乔职方将赴阙诏领河东转输再成长句送之
宋代
·
魏野
河东控塞诏通儒,二十馀州系惨舒。
位列九天应自致,权除两地更谁如。
薦贤表想殷勤发,咏物诗应取次书。
不为龙钟头半白,好抛泉石从轩车。
清明日离蓝田白鹿原寄王太博
宋代
·
魏野
白鹿原东晓色中,人家新火翠烟浓。
岂惟心友难为别,驴上迴头恋玉峰。
秋霁草堂闲望
宋代
·
魏野
草堂高逈胜危楼,时节残阳向晚秋。
野色青黄禾半熟,云容黑白雨初收。
依依永巷闻村笛,隐隐长河认客舟。
正是诗家好风景,懒随前哲却悲愁。
秋夜与陈孟话别
宋代
·
魏野
草堂灯暗雨萧萧,欲话分携重郁陶。
何事琴中犹怨切,凄凉调里鼓离骚。
三峰王耿殿丞将移陕下通理先已同袁刑部以唱
宋代
·
魏野
君移棠树民皆喜,我住东郊却懒夸。
拙性怕逢诗债主,病身愁见酒雠家。
郢词温润如丝雨,蜀纸鲜明似绮霞。
况是已经仙手和,点头空使角冠斜。
三峰王耿殿丞将移陕下通理先已同袁刑部以唱
宋代
·
魏野
蜀出多才信不虚,淹翔犹未佩银符。
民间惠爱应长有,马上歌诗岂暂无。
休话卜邻来草泽,即看得路去蓬壶。
申湖公暇闲游地,贺监何须说鑑湖。
三门与臧奎推官联句题东楼
宋代
·
魏野
二陕三门境,江城想未胜。
早衙连庙鼓,夜市杂船灯。
乞任多朝市,忘归有海僧。
东楼仍更好,欲去又同登。
上解梁潘学士十韵
宋代
·
魏野
尽继祖风流,其如髩未秋。
石渠陈表让,山郡折资求。
舜禹城分界,神仙岳映楼。
淫祠随处毁,学校逐乡修。
密疏多亲写,狂诗少自收。
通宵营有乐,度岁狱无囚。
酒席围红粉,盐池照碧油。
药同方士煉,壶共野僧投。
瓦砾今徒献,琼瑶旧未酬。
几多怀抱事,欲去复迟留。
上知府大同王太尉六首
宋代
·
魏野
两地曾辞最重权,功如温树懒能言。
从来富贵知何限,少有元戎是状元。
« 上页
下页 »
热门作者
更多 +
【两汉】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宋代】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宋代】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热门古籍
更多 +
山海经
论语
史记
资治通鉴
三字经
千字文
中庸
庄子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