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库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
作者
古籍
搜索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合集:
诗经
乐府
楚辞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田园
送别
山水
爱情
抒怀
思乡
边塞
离别
爱国
思念
抒情
写人
咏物
写景
作者:
魏野
李白
白居易
苏轼
杜甫
辛弃疾
李清照
王维
纳兰性德
刘禹锡
李商隐
陆游
杜牧
陶渊明
李煜
孟浩然
元稹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岑参
柳永
曹操
温庭筠
李贺
韦应物
贾岛
曹植
齐己
王昌龄
屈原
刘长卿
范仲淹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送萧咨下第西归
宋代
·
魏野
驴瘦懒加鞭,迟迟念独还。
听鸡行晓月,叹雉过春山。
渭入黄河浊,云归紫阁闲。
明年公道在,莫便掩松关。
送宣笔与成都司理刘大著
宋代
·
魏野
宣城彩笔真堪爱,蜀色红笺更可夸。
雅称风流刘大著,闲时题咏海棠花。
送薛端公赴右蜀均输兼呈司理刘大著二首
宋代
·
魏野
金鱼新跃绣衣边,暂委均输出剑关。
九折路危骢马怯,一方尘静木朱闲。
诸侯迎送威风下,赤子歌谣喜气间。
更羡锦城刘大著,海棠花里恣追攀。
送薛奎殿院赴阙
宋代
·
魏野
谪监陕郡滞贤才,清雪忻将紫诏开。
缓步未亲龙扆去,迴车愿拥隼舆来。
辞蒙得得过三径,送合迢迢到柏台。
秋霁山川行色好,乘骢策蹇恨难陪。
送袁景宗之荆渚宁觐
宋代
·
魏野
荆渚北堂宁圣善,棠阴东阁别严君。
雪村山馆思亲梦,二十馀宵两处分。
送臧奎赴举
宋代
·
魏野
艰难天府解,去掇喜还悲。
旧相和文荐,偏亲带病辞。
剑如机不用,琴似影相随。
仆为初招戆,驴因贱买赢。
穷途谁恻隐,贫卷自装褫。
饯送重阳后,荣归上巳时。
泪多同永别,酒少若轻离。
又使林中客,从今役所思。
送臧奎之宁州谒韩使官
宋代
·
魏野
路远邠郊外,严冬去若何。
时平防贼少,山险下驴多。
塞色晴犹惨,蕃音译尚讹。
贤侯虽礼待,陟屺愿频歌。
送张子皋推官赴阙
宋代
·
魏野
闲想何人得似君,汎莲难滞五侯门。
风流自是神仙客,雅谈谁知将相孙。
寒籁忍堪飘别曲,秋霖那更洒离魂。
青春渐上青云去,后会应难向水村。
送赵寺簿东归
宋代
·
魏野
官满犹如下第贫,轩车迎赖旧田文。
九皋禽畔偏辞我,六出花中独送君。
易把当杯唯俗物,难持賮路是溪云。
孝终且觅甘棠倅,谈笑还图得再闻。
送朱台符学士关西巡抚
宋代
·
魏野
圣主念黎庶,选君来抚绥。
望高虚两制,权重带三司。
帝泽随车布,文星逐郡移。
语稀如学浅,仆少似官卑。
疏减民间赋,编添马上诗。
经游怜胜异,迎送厌歌吹。
寒别申湖晚,晴过华岳迟。
琼林想回日,未失赏花期。
宿晦上人房
宋代
·
魏野
野客访琴僧。夜午月又午。
为我弹薰风,似听重华语。
太保琅琊相公见惠酒因成二绝用为纪谢
宋代
·
魏野
玉液定从金口辍,曹樽分又到颜瓢。
虽无愁闷凭销处,麴蘖恩浓岂易销。
题崇胜院河亭
宋代
·
魏野
陕郡衙中寺,亭临翠霭閒。
数声离岸舻,几点别州山。
野客犹思住,江鸥亦忘还。
隔墙歌舞地,喧静不相关。
题高都监新亭
宋代
·
魏野
高氏创高亭,亭因地得名。
半空云咫尺,百里镜分明。
襟带山围陕,咽喉地接京。
昼闲多待士,时静少论兵。
钟磬闻莲舍,枪旗见柳营。
吾庐正相望,不似在重城。
题陕府同判衙吏隐亭
宋代
·
魏野
小亭高岸上,危绝复何言。
墨迹唐丞相,诗牌宋状元。
山形连二华,河势泻三门。
吏隐真宜此,无穷景满轩。
« 上页
下页 »
热门作者
更多 +
【唐代】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唐代】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唐代】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唐代】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宋代】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热门古籍
更多 +
山海经
论语
史记
资治通鉴
三字经
千字文
中庸
庄子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