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重改岁,爱此晓光鲜。阁对钟山霭,窗临淮水烟。
贺年仪节简,酌柏性情全。披拂春枝动,东风莫讶颠。
进贤冠未脱,话去几无疑。似此离尘意,差堪静者知。
畏人难速避,见事已惭迟。计日分吴越,青山共紫芝。
任说官无累,何如解去时。随缘事莫试,独往兴何疑。
罗浮已驰檄,云水岂无期。各自寻生活,难容念别离。
山色青无尽,都来入此轩。观空天变幻,窥磴石飞翻。
客爱跻登险,僧忘应对烦。绳床容小憩,清绝梦中魂。
几夜秋光老,扁舟苦滞淫。每怜青桂影,飘向绿波沈。
兴与碧云隔,愁将黄叶深。推窗还命酌,弃醉发微吟。
物外怜君万虑宽,才名三十旧登坛。山中采药萝为服,竹里题诗箨作冠。
岂为漂零身转傲,向来肮脏路逾难。朱弦且莫誇高调,任是沾裳未可弹。
年华惟汝殿芳菲,岂有怜芳赏更违。病客独留荒径在,故人须醉白衣归。
即看晕日香逾暖,况是淩霜叶未稀。一掇寒英心自远,肯辞潦倒负秋晖。
旧识灵洲海上山,金银楼阁出人间。空中似听吹笙过,定里如闻振锡还。
方丈香分荀令袖,九还丹驻葛洪颜。凭君取醉东林酒,明发双凫未可攀。
一笑风波各路岐,重来未改习家池。尊开白社同盟地,话到青灯半夜时。
露濯芰荷香泛泛,月临杨柳影垂垂。与君且恣邱中赏,莫向云霄念别离。
鹦鹉西来自垄坁,西山霜霰若为姿。尊前最忆祢衡赋,洲畔空传李白诗。
学语共怜多慧质,垂头如亦解愁思。雪衣旧羡莲花舌,明月珠宫何处期。
银烛江乡此夜清,更阑洗酌喜初晴。交论意气无新故,语洽清狂见弟兄。
正倚纵横诗兴发,莫因萧瑟壮心惊。月华况近中秋色,肯负平原十日情。
十年曾忆紫芝眉,雪夜山阴棹故移。麈尾乍聆杯底语,虎头犹想画中诗。
花洲露冷江如练,龙社秋深柳尚丝。翻笑逢君如梦寐,祇赢今日寄相思。
初秋下榻留风雨,餐菊重来秋杪时。岁月已拚杯底过,芳菲犹喜眼中私。
繁英不用编篱护,密叶从教傍砌披。自是秋光无早晚,还寻蓬径问花期。
遥忆安仁赋悼亡,断弦难听凤求凰。愁开绣幌窥秋月,懒卷珠帘任夜霜。
梦里似闻归佩响,招来难觅返魂香。残机半就鸳鸯锦,不尽伤情拭泪行。
摇落西风一敝裘,黄花犹及故园秋。归心正惬蒪鲈思,野性何妨鹿豕游。
世路几人怜白璧,生涯聊自委沧洲。门前片石清流上,竟日高眠狎海鸥。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