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风流李泰和,暮年流落竟如何。追随天骥元分路,蹭蹬金銮不上坡。
人物眼高谁睥睨,江山兴在且婆娑。幅巾倒载归时节,想得扁舟漾月波。
残生拟觅山中伴,万事厌从儿辈谈。笑我携家常作客,羡君买地已成庵。
早将辽海千年梦,换得曹溪一滴甘。闻与道人新结社,懒云今不是常参。
醉翁诗里识滁山,蚤岁神游只梦间。云外浅寒欺短帽,马头深秀得烟鬟。
时携妓女人犹说,倒著接䍦谁与还。文物风流今扫地,乱泉空绕玉孱颜。
飞尽杨花京洛春,又将一舸到江滨。聊凭浅碧浮烟水,为洗软红随马尘。
紫蟹黄鸡秋渐近,东阡北陌酒将醇。只今我与君同梦,他日君容我卜邻。
我亦平生愿执鞭,拜公眉宇记当年。泰和人物真图画,李白风流是列仙。
雪里已无回棹意,文中新有卜居篇。幅巾还作溪堂梦,何日相从句水边。
功名到手莫嫌迟,妙琢先分紫玉池。他日北门当视草,只今南涧且题诗。
人间未忍终埋没,神力应先作护持。好替青毡成旧物,知君家有宁馨儿。
断云飞雨过平川,吹作团栾碧玉天。酒绿强能开病眼,绦长那解系流年。
闲收艾叶晴窗外,忍对榴花白发边。细葛香罗天上有,乌纱白簟北窗眠。
天高月白夜漫漫,倚杖来看月下山。老眼直穷烟霭外,诸峰浑在有无间。
翰林耽酒今何处,仙女乘鸾去不还。天恐两山看未足,故飞明镜照孱颜。
泉石膏肓挽不回,笑看嵩少仕涂开。暮年封禅无遗藁,平日江湖只钓台。
月自黄昏人已老,鹤无消息客谁来。吴儿不解高人意,秋菊何当荐一杯。
天遣刘郎又白头,少年文学似求由。朱门华毂聊安命,藜杖芒鞋可散忧。
大隐未成聊小隐,浊流谁得寘清流。赋成准拟吾先读,王粲秋来正倚楼。
晚来飞鞚上城头,欲蹑华镳苦末由。醉里有乡须着屐,人间无地可埋忧。
功名于我真聊尔,人物似君无此流。想对青天回白鸟,半钩斜月挂江楼。
老子关门不著书,奄奄真复似曹蜍。月来林下苦相忆,诗落眼前欢有馀。
满挹清光归酒面,小分秋色到吾庐。胸中拍塞愁千斛,特地烦君一扫除。
本来无病是维摩,人说烟霞久卧疴。独闭衡门春尚在,却携藜杖句还多。
已将名字传三语,懒作悲凄和九歌。止酒渊明今复饮,便须俗客到无何。
梅花雪后有残枝,留与幽人照夕晖。已借水光浮净几,更将山翠染春衣。
回中漫叟移舟去,月下渊明种豆归。知我短坡无客到,肯携长麈为翁挥。
坎止流行念已轻,常关虽设是吾扃。事如痛定何堪说,出为饥驱岂有情。
满座自倾鸲鹆舞,半岩拟作凤凰声。醉中深意知谁解,付与前身阮步兵。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