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库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
作者
古籍
搜索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合集:
诗经
乐府
楚辞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田园
送别
山水
爱情
抒怀
思乡
边塞
离别
爱国
思念
抒情
写人
咏物
写景
作者:
释法泰
李白
白居易
苏轼
杜甫
辛弃疾
李清照
王维
纳兰性德
刘禹锡
李商隐
陆游
杜牧
陶渊明
李煜
孟浩然
元稹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岑参
柳永
曹操
温庭筠
李贺
韦应物
贾岛
曹植
齐己
王昌龄
屈原
刘长卿
范仲淹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颂古十二首
宋代
·
释法泰
不落因果何曾堕,不昧因果何曾脱。
当堂镜破两头忘,扫影灭踪无摸索。
无摸索,何倚托。
秋风吹梧桐,树叶呜嚗嚗。
颂古十二首
宋代
·
释法泰
树倒藤枯意若倒,沩山开口笑呵呵。
可怜三尺龙泉剑,唤作陶家壁上梭。
颂古十二首
宋代
·
释法泰
有无不问语先堕,明镜当台双照破。
迷云散尽晓天空,杲日团团红似火。
颂古十二首
宋代
·
释法泰
多子塔前衣付后,更传何物示於人。
双珠迸出刹竿倒,直得寒光彻四邻。
颂古四十四首
宋代
·
释法泰
生无所生,死无所死。
风动尘飞,波澄浪止。
和合离散,随处发现。
满月弯弓,双雕一箭。
颂古四十四首
宋代
·
释法泰
重城晓入冒轻烟,闹市相逢岂偶然。
一句等闲相借问,平田忽尔浪滔天。
月上女,实堪怜,
云髻高梳何处去,借婆裙子拜婆年。
颂古四十四首
宋代
·
释法泰
不是风兮不是旛,一重山后一重山。
青春雨过无馀事,独倚危楼望刹竿。
颂古四十四首
宋代
·
释法泰
堂堂妙相绝锱铢,善恶都忘见也无。
万里云收天界净,海心无浪月轮孤。
颂古四十四首
宋代
·
释法泰
张公养得三个儿,长大不知谁立志。
呼来月下同踪由,眼睛个个皆相似。
颂古四十四首
宋代
·
释法泰
朱沙镜里开颜笑,白玉盘中展脚眠。
大抵人生难得共,得团圆处且团圆。
颂古四十四首
宋代
·
释法泰
三界无法,何处求心。
山容雨过,松韵风吟。
横眠倒卧无馀事,一任莓苔满地侵。
颂古四十四首
宋代
·
释法泰
百丈开田说大义,理事圆融无不备。
梵音清彻十方闻,草树锄锹皆耸起。
末后双拳再展开,拖泥带水为痴呆。
船流到岸五千里,刻舟求剑徒悠哉。
颂古四十四首
宋代
·
释法泰
相见不虚图,分明付与渠。
汝醉我扶起,我倒汝相扶。
交互为宾主,相将入帝都。
高歌大笑九衢里,天上人间我唯尔。
颂古四十四首
宋代
·
释法泰
胶投漆,水和乳,
一卷一舒,全宾全主。
谁言不落青黄,就中要人道取。
谁道取,分付镬汤,
熟蒸烂煮。
颂古四十四首
宋代
·
释法泰
行婆能击涂毒鼓,远近闻之皆胆怖。
唯有南泉与赵州,同死同生殊不顾。
阿呵呵,伎死禅和不奈何。
« 上页
下页 »
热门作者
更多 +
【唐代】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唐代】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宋代】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宋代】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唐代】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热门古籍
更多 +
山海经
论语
史记
资治通鉴
三字经
千字文
中庸
庄子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