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权奸汉室空,伯喈文举亦才雄。王畿庙号关何事?亦在区区论建中。
扁舟老树傍苍崖,好似今秋雪岭回。试问黄尘山下渡,几人曾为看山来?
当年一线魏瓠穿,直到横流破国年。草满金陵谁种下,天津桥畔听啼鹃。
卧榻而今又属谁,江南回首见旌旗。路人遥指降王道,好似周家七岁儿。
唱彻芙蓉花正开,新声又听采茶哀。秋风叶落踏歌起,已觉江南席卷来。
鹿门烟影接隆中,翁媪通家社酒红。只有山童最神骏,旧曾床下拜庞公。
晚醉城南不记回,虚檐高枕藉莓苔。酒醒凉意潇潇在,应是前山送雨来。
云白天青浩不收,雨晴山色欲无秋。淡烟衰草关何事,落日红波空自愁。
松窗一夜远潮生,断送幽人睡失明。梦觉不知春已去,半帘红雨落无声。
来时残雪点征衣,落尽庭花尚未归。梦里不知身尚病,春衫归路马如飞。
曾是吾乡旧幕官,秋风碧水记红莲。而今却忆当时事,回首惊看二十年。
南州选举数三杨,中统衣冠半在亡。明日朝廷访耆旧,不应白首尚为郎。
饥鼠号多似诉愁,破囊空惯已无羞。閒来点检幽居事,鶗鴂声中又一秋。
云山不受壮心降,无限西风撼客窗。应是夜深知月出,却收风雨入清江。
天为西游饷我晴,野花啼鸟效平生。今朝雪岭初逢雨,应是郎山带帽迎。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