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牛来丘山,大厦高崔嵬。当年谁苦辛,遗此千岁材。
手持百松子,与之俱倾颓。殷勤嘱造物,为护荒山隈。
今来见毫末,喜溢苍烟堆。十年望根立,百年排风雷。
自此千万年,再见明堂开。东家十年计,戢戢千头栽。
岂不早有望,求此良悠哉。
堂阴秋气集,幽花独清新。临风玉一簪,含情待何人。
含情不自展,未展情更真。徘徊明月光,泛泛如相亲。
因之欲有托,风鬟渺冰轮。
同类天地中,相亲理所宜。前后亿万年,而我生此时。
前予既不及,后孰能待之。同时四海内,遍识将无期。
所识既无几,赏心又当谁?政有赏心人,会遇亦复希。
当其会遇时,岂无事相违。今朝好风色,不饮君何辞。
六王扫地阿房起,桃源与秦分一水。小国寡民君所怜,赋役多惭负天子。
天家正朔不得知,手种桃枝辨四时。遗风百世尚不泯,俗无君长人熙熙。
渔舟载入人间世,却悔桃花露踪迹。曾闻父老说秦强,不信而今解亡国。
画图曾识武陵溪,飞鸿灭没天之西。但恨于今又千载,不闻再有渔人迷。
疑冰得火力,郁郁阳春姿。宁灭不肯寒,阳火如松枝。
诗家有醇醪,酿此松中奇。一饮尽千山,枯株彼何为?
所以东坡翁,偃蹇不可羁。
士穷失常业,治生谁有道?身閒心自劳,齿壮发先老。
客从东方来,温言慰枯槁。生事仰小园,分我瓜菜好。
指授种艺方,如获连城宝。他年买溪田,共住青林表。
吾宗几中表,访我时一至。自吾居此庵,才得同两醉。
逆数百年间,相会能几次。每会不尽欢,亲情安足贵。
所欢在亲情,杯水亦多味。
器饮代洼尊,巢居化安宅。凡今佚乐恩,孰非圣神迹。
况彼耕战徒,勤力有千百。乞我一身閒,坐看山云白。
内省吾何功,停觞时自惜。
初闻丹青写明眸,明妃私喜六宫羞。再闻北使选绝色,六宫无虑明妃愁。
妾身只有愁可必,万里今从汉宫出。悔不别君未识时,免使君心怜玉质。
君心有忧在远方,但恨妾身是女郎。飞鸿不解琵琶语,祇带离愁归故乡。
故乡休嗟妾薄命,此身虽死君恩重。来时无数后宫花,明日飘零成底用。
宫花无用妾如何?传去哀弦幽思多。君王要听新声谱,为谱高皇猛士歌。
陶翁本强族,田园犹可依。我惟一亩宅,贮此明月辉。
翁复隐于酒,世外冥鸿飞。我性如延年,与众不同归。
孤危正自念,谁复虑寒饥。努力岁云暮,勿取贤者悲。
王风与运颓,一轾不再轩。消中正有长,冬温见瓜园。
人才气所钟,亦如焰后烟。寥寥洙泗心,千载谁共研?
龙门有遗歌,三叹诵微言。意长日月短,持此托后贤。
塞翁少小垄上锄,塞翁老来能捕鱼。宋家昔日塞翁行,屯田校尉功不如。
西山瀛海接千里,长城又见开长渠。要将一水限南北,笑杀当年刘六符。
天教陂泽养雁鹜,留与金人赋《子虚》。我来乡国览风土,髣髴挝鼓笛呜呜。
胸中云梦忽已失,酒酣怀古皆平芜。昔年阻水群盗居,塞翁子孙杀欲无。
至今遗老向人泣,前宋监边无远图。
南阳武当天下稀,峰峦巧避山自迷。青天飞鸟不可度,但见万壑空烟霏。
山不知人从太古,白云飞来天作主。旌旗明灭汉阳津,几阅东西互夷虏。
老人住此今百年,自言三世绝人烟。往事不闻宣政后,初心欲返羲皇前。
脯鹿为粮豹为席,竹树苍苍岁寒国。天分地拆保无忧,怪见北风山鬼泣。
一声白雁已成擒,回望丹梯泪满襟。传语桃源休避世,武陵不似武当深。
湘弦悠悠阻清音,驾车欲往洛水深。白榆一叶惊河汉,万里碧霄中夜心。
玉鸾翩翩纷翠羽,髣髴机丝隔烟雾。琼枝难得芳华年,惟恐流光两迟暮。
河傍有星名牵牛,此星既出令人愁。明朝再见明河影,已隔人间万古秋。
日光射雨明珠玑,怒气郁作垂天蜺。天浆海波吸已竭,倒景径入黄金卮。
金卮一倾天宇閒,天公愁吐胸中奇。海风掀举催月出,吹落酒面浮明辉。
琼芝瑞露千万斛,肝肠潇潇清欲饥。金宫银阙此何处?夜半梦落昆崙西。
眼中之人素所期,赤霜为袍丹霞衣。明星煌煌何太速,碧霄怅望白云低。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