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老波荒,鸥沉渚碧。坠盟无觅。并影江湖,扁舟负狂客。
红娇翠妩,闲梦趁、吟边踪迹。凄寂。冰簟夜凉,失沙头风笛。
离烟古陌。铅泪清宵,相思露盘滴。零襟断佩赋笔。
咫尺微波难寄。莫问美人来历。待诉情还怕,霜落一湖秋色。
碎秋心、声声梧叶,作寒只在金井。西风自是愁边物,何况夜吟单枕。
慵记省。甚钿约钗盟,万古还教整。情灰易冷。更何必繁霜,已成依黯,此意共谁领。
良宵怨,依旧月斜星炯。瓜盘昔梦才顷。人间巧拙真何物,漫说针楼行请。
云路迥。怕小劫山河,顿换蟾宫影。炎凉莫问。仗无寐青灯,未凋玄发,一纵眼前饮。
零香沾半袖。记江风飘花,那回携手。念别伤春,有笛边心事,怨吟难就。
粉歇红消,人意与东风俱瘦。倦屧荒台,斜月空棂,忆君时候。
萍踪漂留何有。算别会无端,残怀支否。梦影湖山,有嫩寒疏雨,断鸿归后。
软脚行秋,秋已到危栏烟柳。料理黄花信息,馨香细嗅。
残墨山容,望中故国销凝久。断云依水近黄昏,何处羌笳奏。
客路烟霞信手。认依稀、吴峰楚岫。数茎霜鬓,几帧云林,旅怀僝僽。
三绝平生,醉来樗散还依旧。挈家无地访仙源,画意浓于酒。
欲买归田二亩。问山深、容吾到否。百年踪迹,满眼江湖,涴尘凝袖。
就黄花、偏逢秋病,一觞冷落依然。正高楼怊怅,又新劫、到华鬘。
费尽重阳风雨,换秋声萧树,怨咽哀蝉。是登临倦客,不饮欲何言。
问醒眼、可宜倚栏。
艰难。满地霜繁。聊作健,强悲宽。算高台戏马,雄峰落帽,多少南冠。
眼前不殊风景,漫重唱、念家山。指盘雕、暮云低处,望中一发,愁绝胡马江关。
挥泪逝川。
暮云敛碧,对晚英、凄凉自整危冠。尘耻虚罍,客惊秋病,今朝醉也应难。
怨怀怎宽。正战场、花发霜前。更堪悲、倦蝶归来,褪香空绕短篱寒。
水吊古台残照,剩南园一角,唤尽哀蝉。红叶霜多,黄昏愁重,年时曾费吟笺。
饯秋画船。梦橹声、犹照婵娟。问西风、暗老珍丛,几人持泪看。
荒水遮门,酸风射眼,节残未了秋声。年少无多,问他何物承平。
黄衫白马非吾事,费倚栏、一晌凝情。更休提,弹铗悲歌,压酒愁城。
偶然一笑都成泣,是空肠芒角,杯底难撑。梦雨鲸波,灯前鳞甲还生。
斜阳也是伤心色,便从他、明日阴晴。醉扶归。街鼓严宵,驼褐寒轻。
髡柳通城,疾飙驱雁,水乡归路残寒。近黄昏别馆,甚驻得征鞍。
叹一卧江山尽换,断歌零阕,特地相干。望腥尘如墨,回风吹处雕栏。
平羌片月,赖清光,犹似当年。仗翠袖回灯,红绡泻酒,闲泪休弹。
百罚玉觞何味,朱弦畔、转轴悲欢。念衰兰城北,明朝须老情天。
人,不见参横月没时。穿针伴,翻向我寻伊。
点滴空际,听来不似,旧灯床夜。阑宵易醒,换了碧纱鸳瓦。
倚空篝、凤衾自熏,可曾梦入西窗下。是柳梢几叶,花阴一片,够人禁也。
愁话。凭谁写。早泪尽金虬,心摇铁马。凝情抱影,付与南谯钟罢。
想偎栏、悬暝树香,酒边秀色吹又谢。便晴暄、万一重阳,怕说闲游冶。
梦熟帘波第几重。楼高人迥夜相逢。琴收座上心先许,雨迸灯前曲未终。
一叶落,五更风。昨宵言语太惺忪。瑶台碧海浑闲事,只隔幮纱便不同。
淡淡梳栊薄薄妆。眼波眉意费商量。熏香可是怜荀令,梦雨何曾到楚王。
欢易歇,夜何长。今番愁味是亲尝。早知欹枕还无奈,拆却鸳鸯不令双。
直与秋人事有关。盈盈一水隔银湾。五更风露初七夜,一日相思定几年。
人寂寞,泪阑干。水蘋风起蜡枝残。红楼便是伤心地,星月当头不拟看。
未必萧娘定有书。江天漠漠渺愁余。鸳鸯文彩合欢绮,真得红鳞寸鲤鱼。
墨淡淡,意疏疏。相思两字定何如。从今绣被无眠夜,长得灯前一觑无。
江天风雨试寒初。人情秋梦余。剪灯心事碧纱橱。
雁云归信纡。
弦凤冷,镜鸾孤。通犀解佩无。怪来蜡泪坐难除。几回开旧书。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