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下名花迥绝尘,宝阑斜倚见风神。香飘梁苑聚仙子,色压汉宫无美人。
宿露暗侵芳骨冷,晓霞低照靓妆新。谢家秪解题红药,此日狂吟醉好春。
钟山灵秀一龙蟠,太史南游好纵观。扬子江横天地合,石头城压雪涛寒。
谈经道气空今古,作赋心思入渺漫。千里有怀应北向,凤台高倚碧云端。
楚女春心不自持,月明谁唱竹枝词。琼簪玉珥何颜色,翠幕朱阑且岁时。
燕子楼空伤往事,杜鹃花老负归期。江头几度风和雨,转觉湘灵瑟调悲。
故人送我六朝诗,夜半灯前坐读时。清庙朱弦弹古调,玉楼琼树发春姿。
共言苏李传骚雅,那识曹刘是路岐。极望江山增感慨,长风吹雁报君知。
漠北单于耽射猎,云中都护拥旌旄。征夫泪堕故乡远,戍角声悲寒月高。
绝塞冰霜侵剑戟,阴山鬼火照蓬蒿。从来百战轻生死,独倚辕门感二毛。
二十馀年寄邺城,归来谁不讶狂生。白头况带风尘色,青眼深知父老情。
共话江湖多故事,自怜词赋亦空名。仲宣踪迹犹无定,遥指浮云意未平。
殿阁祥云绕凤麟,蟠桃特出荐佳辰。词林共仰天葩润,艺圃同瞻睿藻新。
招隐久虚青玉案,论交先访白纶巾。仙胎未识金银气,鹤算平分阆苑春。
邺王城外雨漫漫,旅客惊心夏欲残。平地波涛吞道路,极天云雾失峰峦。
疏灯闪闪沧洲夕,乱苇萧萧白鹭寒。遥想月明吹凤管,倚楼何处望长安。
两守姑苏何太劳,君今海上拥旌旄。龙腾地得三春雨,鲸缩天收万里涛。
岁稔不忧吴税重,时平谩学楚词高。陆机相近应同赋,秋气争雄见二毛。
一官疏懒合丘樊,远近书生多在门。白璧新知徒有识,青云旧侣半无存。
地通湖海三吴脉,天造文章万古源。遥忆花桥春事过,苔阶鸟雀共寒暄。
路出中原惬壮游,试看形胜旧皇州。秣陵山抱连天起,扬子波平荡日流。
亲友寄书通蜀舸,朝廷息战佩吴钩。凤凰台上仍相约,共赋江南万里秋。
建业同官劳未休,三吴有待稻花秋。署郎各系江湖念,计吏相关风雨愁。
别意且须通白雁,老年秪合在沧洲。迩来青琐悬何事,草疏深宵重倚楼。
邺下相违复见君,朔方动业迩来闻。两迁薇省秦中路,一望岷山塞上云。
客思不堪聊出祖,宦游无定几离群。东林尚忆谈禅处,月满松庭共夜分。
青云旧侣别多时,北去鸣珂是会期。魏阙星辰连晓色,汉廷鹓鹭肃朝仪。
九天春雪宫梅发,万户晴烟御柳垂。当代抡才重台谏,晋阳贤令巨源知。
缥缈双旌向北飞,遥看喜色动庭闱。关中剑佩趋丹扆,天上风云护紫微。
策马帝乡成昼锦,听莺客路换春衣。太原父老应相望,杨柳河桥立夕晖。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