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才子沾衣绿,争插佳人压鬓黄。谁向蟾宫分得种,年来人月满庭芳。
犀甲凌寒碧叶重,玉杯擎处露华浓。何当借寿长生酒,只恐茶仙未肯容。
老叶经寒壮岁华,猩红点点雪中葩。愿希葵藿倾忠胆,岂是争妍富贵家。
谁道红葩夏日芳,独留黄种吐秋光。五尺竹栏关不住,还将一半露宫妆。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谁铸黄金三百丸,弹胎微湿露漙漙。从今抵鹊何消玉,更有饧浆沁齿寒。
秋棚昨夜黑风呼,鬼泪滢滢泣不枯。明日担夫晓街上,一筐新味赏明珠。
张骞带得西来种,中秘千珍及万珍。一个臭囊藏不尽,又从身外覆精神。
岁行殊碌碌,来往类瓜期。越日成新旧,关情有仳离。
画傩俱散后,白叟不眠时。孤注一年计,同人此夜私。
五穷无术遣,百拙信天为。举酒鸡鸣际,聊申缱绻辞。
门枕碧流尽,垂杨列岸齐。树中茅映屋,垣外菜分畦。
噪雀丛晴薄,行人影潦溪。犬声吹暗窦,牛迹匊阴蹊。
罄折欢迎客,盘飧趣馔鸡。温言谢郑重,勤意效扶携。
设座蒲重荐,防飔壁旋泥。奔奔役邻舍,拜拜教孙儿。
滞饮容杯缓,延留怕日低。性情兼礼数,真至见天倪。
久雨我亦厌,涔涔落不公。下田何太滥,东海更群凶。
道路沾濡际,干戈蹋茸中。楼台虚蜃气,波浪假鲸风。
老者见不忍,高天诉曷通。掌杯虽拨闷,抑郁尚填胸。
地贞知石赋,天瑞信芝生。大补娲五色,骈开汉九茎。
鲜霞拥华盖,庞气结元精。磨轧存金砺,晶和象紫琼。
商颜歌烨烂,砥柱看峥嵘。敢比魏公德,还期寿作朋。
野老本孤陋,于公荷特怜。出门今偶耳,倾盖昨同然。
风雨酬一话,诗书当十年。永怀非日月,高谊薄云天。
俯仰少知己,遭逢诚胜缘。枉推惭极口,汎爱悚高篇。
貌瘠道腴内,官廉德俭先。鹏图协公荐,马走愿私鞭。
文武无愆用,崇卑各适权。东吴卿月转,南徼使星躔。
道路瞻风节,山川照雪鋋。府尊严武位,幕集杜陵贤。
怀远人何迩,均仁俗不偏。明良欣盛遇,衰飒舞林泉。
奉玦当春雨,春风又赐环。行藏吾道重,宠辱此心閒。
六月鶱鹏息,三年去凤还。宫詹循故秩,陛棘认先班。
求旧从人望,相欢动圣颜。拜知髯拂地,舞应口呼山。
抚已文章在,重修衮阙间。
不复见安道,归哉空雪湖。低云接清泪,远浪激长吁。
肮肮老博士,峥峥伟丈夫。朝廷虚购玉,沧海实遗珠。
雄辩常翻口,衰痕未满须。斯人竟微疾,我辈强孱躯。
一邑人皆愕,三年梦已殊。妙篇留脍炙,还与不亡俱。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