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关遗址已模糊,谁识瓜沙旧版图。欲旁天山寻地志,不闻疏勒近伊吾。
满眼风烟大漠沉,战场旧鬼哭天阴。髑髅如斗沙边卧,旁有兜牟一翅金。
早耕晚获看农忙,一熟须教歇两荒。蔡巴什湖四千亩,三秋麦豆始登场。
荷锸开畦四月天,不须好雨润芳田。真阳融尽阴山雪,顷刻飞来百道泉。
烟墩闸上柳千竿,水绕茅亭白石澜。密叶深丛无限好,秋风错认碧琅玕。
东屯风景亦全谙,怪石惊沙百不堪。杨柳数株泉一道,沁城已是小江南。
灯糟古驿乱山巅,咫尺炎凉各一天。正是中元明月夜,雪花如掌落檐前。
艳阳刚得见新红,到眼韶华一瞬空。自是天公悭雨露,却教桃李盼春风。
不比家园春事忙,无名花木亦成行。特开一树繁华锦,留与诗人赋海棠。
长日无营早放衙,绿阴小院静窗纱。香风忽送无云雨,开遍空庭沙枣花。
边地风高夜气严,乡心无奈客愁添。酒酣不语挑灯坐,明月斜穿席芨帘。
剜瓜打饼过中秋,郎去屯田妾独留。请得兰州白檀速,拜香同上庙儿沟。
走马儿郎手足鲜,靓妆少妇艳神仙。莫教尘涴新衣帽,转眼风光过小年。
细毡贴地列宾筵,密室无窗别有天。务恰克通风火出,不教粉壁挂柴烟。
瓜畦麦陇任斜横,东作初兴并日营。播种不愁牛力尽,骆驼身负夕阳耕。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