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恩随牒向天涯,趋府回乡道路赊。客久总怜芳草色,官閒亦爱紫薇花。
行经秋水孤烟净,坐对寒江落日斜。腰下干将人自见,丰城此去有张华。
惜别仍为卜夜欢,春郊那问漏声残。身辞凤阙分符竹,家傍渔矶忆钓竿。
层阁勒铭他日事,横厓叱驭古人看。薄游不少青云业,倚醉无歌蜀道难。
伏阙听残御柳莺,望乡愁见白云生。哀荣未舍先臣泪,去住难为孝子情。
舆转繁花回夜梦,马归芳草及春程。登楼不醉人将别,日出烟霏野树平。
玉节朱衣下九重,陛辞春散景阳钟。东方骑拥星为使,四岳官同岱是宗。
行部风云回缥缈,放衙薇月伴从容。保釐可道无难事,十载天书对御封。
建鼓吹铙满路辉,勋名三十似君稀。掖垣人去仍焚草,行省春归恰对薇。
旂转交龙摇海色,门閒千骑驻晴晖。令公香远星辰隔,几向朝班认旧衣。
老垂白发弄沧浪,休沐人归自建章。星现东方桃正熟,凉生南海荔初香。
非熊不羡乘车去,小凤重看吐诏翔。家傍十洲仙路近,一年花发一称觞。
不见珠林万树红,数枝犹自缀丛丛。果因后摘娇晴日,客为迟来醉晚风。
莺讶啄残窥密叶,花怜开尽感飞蓬。殷勤野老明年约,十八家村一棹通。
岸花江草几回新,十载曾游迹已陈。坐迥诸天当落日,闰逢三月尚馀春。
潮从来往流终古,世亦浮沉叹此身。不见当年珠履客,空劳綵笔醉词人。
雨馀云白下轻鸥,散发沧江五月秋。身健未须烦进杖,心閒曾是学披裘。
共占胤子能高户,若个仙人不好楼。续命恰馀丝缕在,年年开宴发庭榴。
传经两地领诸儒,罢讲归来貌转臞。桃李晚依台里柏,桑麻老傍社中榆。
筏曾渡海观能定,履惯登山醉不扶。那羡磻溪后车载,申公徵驾待新蒲。
绣衣雄斧简书催,盐筴军须急上才。骢步暂劳衔命去,虎形争待献功来。
传飞秋色严霜度,台俯河流底柱回。体国忧边今日事,贤良新议属君裁。
城阴花木隐禅扃,系马人看使节停。转饷已窥秦塞紫,行山犹指蓟门青。
交情梦里占离合,世事尊前感醉醒。惆怅风萍不暂住,乡心今夜逐寒星。
南来君是客中身,听说生孙傍小春。兰桂乍怜重茁日,桑蓬偏慰远游人。
囊携宝剑传堪永,代产明珠业不贫。朋好两家看再世,可能星聚比荀陈。
花诰重宣捧陛听,高贤永夏及趋庭。南山酒献官为岳,益部人占寿是星。
彩服舞看双鹤白,玄文传识一牛青。巴江雪浪年年曲,似祝长生抱竹坰。
不赴公车慕草玄,一经仍付后人贤。薛公自爱浆家隐,居士今传洛社仙。
花满碧鸡衔诰日,霜回骢马奉觞年。昆明万里重霄隔,老去翻疑雨露偏。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