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库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
作者
古籍
搜索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合集:
诗经
乐府
楚辞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田园
送别
山水
爱情
抒怀
思乡
边塞
离别
爱国
思念
抒情
写人
咏物
写景
作者:
杨万里
李白
白居易
苏轼
杜甫
辛弃疾
李清照
王维
纳兰性德
刘禹锡
李商隐
陆游
杜牧
陶渊明
李煜
孟浩然
元稹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岑参
柳永
曹操
温庭筠
李贺
韦应物
贾岛
曹植
齐己
王昌龄
屈原
刘长卿
范仲淹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官
宋代
·
杨万里
翠旌绿纛夹车轮,龙作长身铁作鳞。
莫笑道傍数松树,古来老却几官人。
光口夜雨
宋代
·
杨万里
峡江清空峡雨急,寒声夜半萧潇发。
玻璃盆面跳万珠,一颗一声清入骨。
梦中搔首起来听,听来听去到天明。
一生听雨今头白,不识春江夜雨声。
归路过南溪桥二首
宋代
·
杨万里
霜风一动岭云开,云外樵歌暮更哀。
童子隔溪呼伴侣,并驱水牯过溪来。
归路过南溪桥二首
宋代
·
杨万里
爱他风物重徘徊,归路迟迟却快哉。
曲折缘溪非细好,忽逢断岸却回来。
归云三首
宋代
·
杨万里
可杀皈云也爱山,夜来都宿好山间。
偶看一絮翩然起,引得崩腾相趁还。
归舟大雪中入运河,过万家湖
宋代
·
杨万里
雪漫水面淡模糊,酿出羔儿酒一壶。
已被膻腴翳醽醁,更添牛乳点春酥。
销金帐下有此否,药玉船中不用酤。
忽见琼缸清彻底,蒲萄一色万家湖。
归自豫章,复过西山
宋代
·
杨万里
一眼苕花十里明,忽疑九月雪中行。
我行莫笑无驺从,自有西山管送迎。
癸丑正月新开东园
宋代
·
杨万里
长恨无钱买好园,好园还在屋东边。
周遭旋辟三三径,只怕芒鞋却费钱。
癸亥上已即事
宋代
·
杨万里
怪底风光好,还当上已辰。
柳莺樊子口,梁鷰赵家身。
花落春容瘦,阴浓夏意新。
晒书仍焙药,幽事也劳神。
桂源铺
宋代
·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栏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郭汉卿母挽诗
宋代
·
杨万里
妇节今安仰,斯人古有光。
鸡鸣不知雨,荠茂独凌霜。
未拜金花诰,空悲玉树郎。藤舆帘蹙绣,无复出萱堂。
过安仁岸
宋代
·
杨万里
野水工穿石,疏林不掩巢。
雨蒲拳病叶,风筱秃危稍。
短胫知难续,长腰强自抄。
兹游良不恶,物色困诙嘲。
过安仁市得风挂帆二首
宋代
·
杨万里
明发山溪一雨余,昨来暑气半分无。
何人道是三衢远,桂起东风十幅蒲。
过安仁市得风挂帆二首
宋代
·
杨万里
西望柯山正蔚蓝,衢州只在此山南。却愁路尽风犹剩,回纳清风与破帆。
过八尺遇雨三首
宋代
·
杨万里
垂虹亭登劣归船,又复毛空暗水天。
节里无多好天色,阑风长雨饯残年。
« 上页
下页 »
热门作者
更多 +
【唐代】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唐代】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唐代】赵嘏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唐代】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唐代】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热门古籍
更多 +
山海经
论语
史记
资治通鉴
三字经
千字文
中庸
庄子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