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库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
作者
古籍
搜索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合集:
诗经
乐府
楚辞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田园
送别
山水
爱情
抒怀
思乡
边塞
离别
爱国
思念
抒情
写人
咏物
写景
作者:
杨万里
李白
白居易
苏轼
杜甫
辛弃疾
李清照
王维
纳兰性德
刘禹锡
李商隐
陆游
杜牧
陶渊明
李煜
孟浩然
元稹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岑参
柳永
曹操
温庭筠
李贺
韦应物
贾岛
曹植
齐己
王昌龄
屈原
刘长卿
范仲淹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寒栖馆
宋代
·
杨万里
链王云粘杵,朝真露湿衣。
一声半夜鹤,月里羽人归。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仁智堂
宋代
·
杨万里
学子可怜生,远来参老子。
仁智若为谈,指似秋山水。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石门坞
宋代
·
杨万里
乱石堆成玉,双峰便是门。
莫将尘底脚,蹈涴坞中云。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铁笛亭
宋代
·
杨万里
谁将点漆金,铸作孤竹笛。
林外吹一声,震落千峰石。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隐求堂
宋代
·
杨万里
梦里长逢孟,羹中亦见颜。
痴儿入吾室,真作釆薇看。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精舍
宋代
·
杨万里
忆我南溪北,千岩万岳亭。
妒渠紫阳叟,詑杀一峰青。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渔艇
宋代
·
杨万里
精金何曾远,秪在九曲北。
渔艇若不来,弱水万里隔。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止宿寮
宋代
·
杨万里
一老说谈话,诸君未要眠。
开窗放山月,把酒奏溪泉。
寄题邹公桥
宋代
·
杨万里
吾侪一事辨不曾,邹公一桥了此生。
省齐先生三大字,此桥便有千载意。
今年天亦与护持,桃花春水不多肥。
济川题柱吾无梦,梦借新桥作钓矶。
寄题邹虞卿觌仙阁
宋代
·
杨万里
仙山去天才一握,与山相高邹氏阁。
月波吹面寒欲冰,斗柄挂檐危不落。
叶县双凫那复飞?缑山一鹤何时归?
王仙肯来阁上否?共丝麟脯倾天酒。
寄王用之判府监簿
宋代
·
杨万里
寅清堂上初相识,君如玉树逢春碧。
滕王阁下重相从,君如天骥追秋风。
九州四海王鲁公,有人不减汉八龙。
君才况是廊庙具,登庸衣钵亲分付。
笋班小试云霄步,州麾妙琢湖山句。
君不见西京韦家父子间,阿成官职似阿贤。
皇朝吕家也不恶,大申小申相後先。
看君一武超韦吕,奄有龟蒙再封鲁。
寄吴宜之
宋代
·
杨万里
罨昼溪头老诗伯,夜榜仙槎郁林石。
要令南斗避文星,却皈北辰捧天极。
顷逢桂江双鲤鱼,殷懃两寄尺素书。
山长水远到不到,未必韦郎迹也疏。
书中只有想思字,更及融州一寒士。
泮水曾参冷似冰,等待春风放桃李。
寄萧仲和
宋代
·
杨万里
贫里端何好,欣然肯不居。
诗臞将到骨,室陋得关渠。
我懒今仍老,谁能强著书?
谈间可无子,独判一秋虚。
寄谢蜀帅表起岩尚书阁学寄赠药物二首
宋代
·
杨万里
抛官归隐七经年,睡杀山云笑杀天。
剩雨残风黄帽底,颠诗中酒白鸥前。
少年行路今已矣,厚禄故人书寂然。
只有锦城表阁学,寄诗赠药意悁悁。
寄张功父
宋代
·
杨万里
问讯子张子,诗狂除未除。
年时一健步,寄我数行书。
旧矣哦招隐,谁欤诵子虚。
江湖隔京洛,不是爱相疏。
« 上页
下页 »
热门作者
更多 +
【唐代】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宋代】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宋代】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两汉】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唐代】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热门古籍
更多 +
山海经
论语
史记
资治通鉴
三字经
千字文
中庸
庄子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