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鹤孤云何所耽,桑弧蓬矢是儿男。有身本自联家国,无位何尝缺赞参。
浩浩风尘来冀北,飘飘身世返江南。应知门下多咨决,为道真传不在谈。
昔年道路曾倾盖,今日过逢是故知。身在病中君屡枉,道从旴上我何疑。
天机浩浩言难尽,行色匆匆兴未移。此去应知桃李满,春风京口已离披。
一自和戎患虏骄,曾将封事奏前朝。廿年士论归先识,此日皇俞下九霄。
周家猃狁侵方镐,汉世匈奴犯渭桥。圣主只今隆上策,儜看铙吹入虞韶。
峡中真境郁岧峣,帝子何年驻鹤轺。万里风云飞梵刹,九关虎豹护神幖。
玉关猿返留中宿,金锁犀沉控海潮。便欲访求方外客,相携结屋住山椒。
浈流南下越王台,连峡风烟望不开。下界舟航依石转,上方钟磬出云来。
龙参静法来磨角,鱼悟慈恩去暴鳃。几度经过怜胜境,人间何必访蓬莱。
烟霞四壁断人寰,独绾通津此一湾。阅世长川千古碧,催人短鬓廿年班。
本心非有何须定,大药原无不用还。是事伤奇聊一笑,轻舟已出万重山。
几傍禅关系去舟,当年卜筑曲江头。藤萝外接诸天近,气色遥连百粤浮。
掬水旋供双鹤发,登台拟着一羊裘。自还魏阙惭无补,独揽图经忆旧游。
百云呵护自虞黄,神峡嵯峨接大荒。南尽海门浮日月,北回天阙下鸾凰。
祥光缭绕神仙窟,虹气曣㬈宝玉藏。何日登高还欲赋,金门将进乞归章。
圣主垂情四海穷,特俞京兆镇荆中。当年箘簬三邦罕,近日流离七泽同。
江汉西悬流浩浩,山陵南望气葱葱。不须更上筹边策,自古安民是禦戎。
闻说憨公到宝林,朝来乘兴一相寻。田间雪积平如掌,寺里钟稀寂似心。
炉爇旃檀香细细,园开祇树字沉沉。由来此法应无住,不见空归义更深。
为怜病目抛残简,并歇狂心罢远人。腊月已随寒律尽,春风应拂柳条新。
客来欲问无奇字,酒至当呼有比邻。四十五年如一梦,尚堪迷复不求真。
归计蹉跎未乞身,皇都新岁又逢人。病存马骨忍离主,老共鸡雏思傍亲。
蓟北云开双阙曙,岭南花发故园春。那堪心绪无聊极,更送将归益怆神。
未须更坐白牛车,叹息曹溪道路赊。处处圆圆如意宝,心心朵朵妙莲花。
康衢击壤无千古,舜日尧天正一家。为问牢山老衣钵,但应如是住烟霞。
来到师门漫说禅,宝林今始识西天。苍苍古木清因地,泌泌春流带福田。
锡水潜通香积里,盂龙长护法堂前。千经一句浑无用,使我镇惭学蠹编。
明明我祖迈羲轩,圣德神功岂有前。天地不知高厚极,图书重与洛河诠。
显谟已入诸司掌,精蕴还须识大贤。典礼微臣何以颂,惟勤稽首祝尧年。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