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街斜日马蹄忙,自觅幽人叩竹房。残雪未消尘迹少,一函内景对焚香。
当年结习住僧家,对客分泉自品茶。欲识道人高洁处,纸窗残雪照梅花。
纨扇无聊鬓怯风,芙蓉波冷月溶溶。不知秋色来多少,飘尽西斋一树桐。
江入秦淮八月寒,长干只在断云间。闭门自觅惊人句,细雨秋风忆后山。
满地干戈卒未休,吴江枫冷又惊秋。美人何处烟波渺,手把芙蓉特地愁。
风生回渚玉涟漪,秋晚茆檐白日迟。一事不经心境寂,离离松影坐来移。
物华无赖酒初醒,奕奕梨花照晚晴。怪底山禽啼不歇,十分春色近清明。
茆檐漠漠晚风微,曲院无人雨霁时。忽见碧窗疏影乱,一痕新月在花枝。
密叶参差漏夕阳,溅溅寒玉漱回塘。玄言消尽人间事,一壑松风满鬓凉。
寂寞平皋带浅滩,幽人时共夕阳还。水禽飞去疏烟灭,目送秋光入断山。
泽国霜清雁影高,空庭木叶已萧萧。夕阳忽送西窗雨,一片江南落素绡。
双干亭亭碧玉明,翠阴凉沁石床清。南风吹断窗间酒,卧听萧萧暮雨声。
西斋半日雨浪浪,雨过新梢出短墙。尘土不飞人迹断,碧阴添得晚窗凉。
竹间佳兴属王猷,竹外风烟写素秋。市散人间诗欲就,一帘疏雨入西楼。
碧山渺渺隔晴川,古树垂藤锁翠烟。野鹿衔花时隐见,石桥无路访神仙。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