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衾不能寐,静夜援鸣琴。孤月皎中天,清风激素襟。
玄鹤舞瑶阶,丹凤和遥岑。幽兰与白雪,泠泠太古音。
歌苦调自高,识者赏其忱。伯牙遇子期,千载契同心。
茫茫此天地,旷世独悲吟。
人生若轻尘,为乐苦不早。荣辱同一瞬,劳心徒懆懆。
既无子晋术,又乏忘忧草。良辰岂云再,愁思令速老。
志士宝其名,庸人工其巧。试问萧艾姿,安知松筠抱。
永夜不成眠,徘徊绕兰室。为欢未多时,郁郁忆畴昔。
征雁带离声,居人心断绝。去日霜雪寒,今时杨柳碧。
关山隔言笑,魂梦徒飞越。寸衷苦难达,相思两无极。
皎月鉴薄帷,青镫照幽咽。六翮振何时,恒怅此遥夕。
杜鹃啼遍枝头血。伊人惆怅关山别。不信见时难。深宵灯影寒。
欲归归不得。耿耿还相忆。相忆转相怜。离愁年复年。
丁香双绾同心缕。绿窗燕子呢喃语。萱草满庭芳。难将忧暂忘。
绣帘垂永昼。篆缕销金兽。残梦记难真。匆匆日又曛。
是一段、天涯愁绪。绿遍东风,未飘香絮。倩影毵毵,陌头摇碎几丝雨。
送人多矣,休软逐、红尘舞。愿绾住春光,奈惹得、花飞无主。
莫误。怕柔痕剪断,错认玉关歧路。高楼日暮。算蓉镜、翠眉生妒。
忍看那、尽意缠绵,把无数、闲愁牵住。听几处、笛声如怨,寸肠千缕。
深深庭院,正绿肥红瘦,几番梅雨。九十韶光都过了,引起离思千缕。
燕语添愁,莺声做暖,无计留春住。依稀梦醒,谁将心事低诉。
回首芳草天涯,王孙去也,消息知何处。难道东风真有脚,踏碎落红无数。
豆蔻歌残,蔷薇香冷,寂寞扃朱户。匆匆一别,添人多少情绪。
已是伤离别。更那堪、风风雨雨,助人凄切。宝鼎香寒银烛暗,远梦迷离难觅。
听破晓、流莺声滑,似说金门人待漏,负香衾、一样工愁绝。
身千里,寸心折。
天涯驿使迟消息。倚栏杆、腰肢盈握,祗应自惜。三五良宵团圞影,相对可怜遥夕。
算只有、啼痕凝碧。目极苍茫云树外,料鞭丝、空袅斜阳陌。
魂消处,共谁说。
凉魄孤悬,暗虫低诉,纱笼篆缕空凝。正鹤寥琴寂,絮语馀温。
又是商飙做冷。声声雁,凄断湘滨。阑干倚,新愁旧梦,付与诗魂。
青青。镜中鬓影,瘦损一丝丝,晕上秋痕。只药炉茶鼎,静伴寒灯。
多少腻红剩绿,恁耐得、风雨朝昏。晶帘悄,微吟浅醉,莫道酸辛。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