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疔适出中林,尘外高踪岂易寻。鸿在碧霄谁可慕,云归苍岛本无心。
堤奁一鉴平湖满,寺枕千屏叠嶂深。知己重留多下榻,故栖猿鹤莫惊吟。
与君为郡不相遥,只隔瓜洲一信潮。诲字屡传来客素,治声常逐过江桡。
词垣暂尔淹鸿笔,宴席何妨引巨蕉。诗句满筒烦借誉,爰居空自愧虞韶。
高笼携得意何勤,玉树惭无可待君。只爱羽毛欺白雪,不知魂梦托青云。
孤标直好和松画,清唳偏宜带月闻。自有三山归去路,莫辞时暂处鸡群。
郁郁山头翠色攒,就中高格出林端。霜凌劲节难摧抑,石缠危根任屈盘。
古鬣自随仙日老,孤风不入俗人看。时来匠者须回顾,且禀幽姿待岁寒。
当年都寺接贤初,屈指光阴一纪馀。自说三茆深处稳,不逢又鲤寄来书。
隔江闻授诸生业,命驾因烦长者车。得见新诗与高论,积年劳吝已全祛。
常山画野直天街,寄重如何付不才。跃马敢辞奔命去,捍羌曾是奋身来。
军中纪律劳人葺,林下樽罍得意开。引领恩轩无路到,几临风月独徘徊。
旌旗乘晓出郊原,五马临风一慨然。山势似屏西限晋,地形如掌北擒燕。
麦含丰泽催齐秀,蚕饱柔桑起大眠。守帅勉希廉与蔺,九重高枕不忧边。
一潭嘉景四时新,不得经年作主人。莲芰风前忘九夏,绮罗香里醉三春。
勤劳疆场诚无避,妆点蓬瀛惜未真。多少胜游休结恋,报君须自立涓尘。
一从西北困边尘,瀛馆仙游更莫亲。只惯弯弧挥太白,几曾横槊赋青春。
晴郊按猎长侵暮,夜橐飞邮不待晨。多羡某棠阒无讼,时将佳句恼粗人。
周旋通显竭忠勤,勇退翩然得谢身。鸣玉乍辞天上贵,挥金长示里中仁。
满床黄卷閒为伴,一枕清眠任过晨。六十九归今昔少,万年青史纪高人。
礼称七十还君事,岂必如期许退身。臣子引年虽审分,朝廷图旧合推仁。
晓登文石方延刻,暮挂危冠不待晨。窃惜圣神求治意,未宜轻去老成人。
只恨无才济阻饥,北塘因尔失春期。民心方喜稻禾熟,秋色不关台榭隳。
一派芰连输水鸟,几船烟雨卧风旗。佳辰赖有诗人觉,较得红芳又变衰。
不与皇家致太平,康宁时节便遗荣。寰中自乐乔彭寿,海内空流邴魏声。
一品坐来恩固重,万钟抛去禄何轻。朝廷欲继姬周盛,会向磻溪问老成。
晚雷驱雨协春雩,谁识天工用意殊。不许繁花私润泽,独教嘉谷足膏腴。
群心有答方思报,寸草无求亦自苏。始信云龙施美利,岂劳功力费毫铢。
叶叶轻云帐薄罗,坐看膏泽洒庭柯。风前芳杏红香减,烟外垂杨绿意多。
声落檐牙飞短瀑,点匀池面起圆波。晴来西北凭栏望,拂黛遥峰濯万螺。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