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园高致此非遐,请为公陈众所誇。一境熙台跻旧俗,万民和气入新花。
流芳只有人思召,行乐何须坐有车。不独清明资胜会,四时风月惬诗家。
本邦为守获邻封,民政虽殊道则同。浃境欢然君有惠,一乡荣甚我何功。
渐濡美化规模近,珍重高篇气格雄。德薄可能胜尹诵,穆如空自愧清风。
榆荚纷纷掷乱钱,柳花相扑辊新绵。一年寂寞频来地,三月芳菲已过天。
树密只喧闲鸟雀,台高犹得好山川。病夫不饮时如此,徒有诗情益自然。
人正开统发新阳,盈尺稀逢雪载滂。不必宫声符善岁,却应和气得嘉祥。
同云几刻藏春色,利泽经时洽众芳。遥想九天排晓仗,六花吹入万年觞。
新岁斋前寂讼铃,不妨诹日展先茔。遥知陇树春方到,一见家山眼又明。
孝弟少期为俗劝,里闾乌足语吾荣。此行犹苦圭符累,名遂归来更尽诚。
陪京高选得名卿,勤葺公园匪自宁。政举辅藩无一事,意尊王室有三亭。
看花篇什烦官课,对酒笙歌易讼铃。他日吏民铭惠爱,定随碑刻载图经。
四时风物隐天真,咫尺城隅惜示人。几岁坏堤埋老木,一朝春色与吾民。
壶中有景知诚少,堂下无喧到始频。我亦治园同众乐,夹河相望称为邻。
花簇香亭万朵开,雕舆高自九关来。轻阴阁雨迎天步,寒色留春送寿杯。
仙吹彻云终缥缈,恩鱼逢饵几徘徊。曾参二十年前会,今备台司得再陪。
一纪前曾对此君,依然轩槛喜重亲。丹心自觉同高节,青眼相看似故人。
不杂嚣尘终冷淡,饱经霜雪尚精神。枢廷岂是琴樽伴,会约幽居称幅巾。
昔年疆场宠双旌,官寄洋州实治并。今喜远民留上意,故求贤守绍家声。
升云仙迹唐祠古,踏石春游灙水清。时阅吏文应笑我,从前衔署只虚名。
好胜时多尚己为,前人勤力必随隳。所图营葺犹如是,欲树功名即可知。
昔慕先贤形藻绘,本同来哲作箴规。得公诗刻增光燄,定警媮风变俗漓。
夺热清风几快襟,禁街岑寂漏声沉。东方似动阴氛失,北斗高垂帝阙深。
忧国远图深入梦,费诗闲景懒成吟。平明天外鸣鞘下,万玉颙然拱极心。
愆阳经腊恻皇情,遍走灵祠达意诚。马殆始知仙府迥,露寒如到月宫清。
甘泉既久蠲民瘼,惠泽非难涤厉萌。日待神龙兴热窟,一吁嘉雪满寰瀛。
新元迎晓朔风凉,零落同云势渐霶。气候未春终是腊,祷祈方得合称祥。
拜章粉絮迷朝佩,献寿琼花入御觞。自是三农丰岁兆,人声何必问宫商。
初暑轩窗覆翠阴,更宜飞雨濯尘襟。喜花添色自人意,为岁期丰独帝心。
馀润日随和气浃,好声时逐远风沉。郊原遍采农家议,一寸真如一寸金。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