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库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
作者
古籍
搜索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合集:
诗经
乐府
楚辞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田园
送别
山水
爱情
抒怀
思乡
边塞
离别
爱国
思念
抒情
写人
咏物
写景
作者:
王之道
李白
白居易
苏轼
杜甫
辛弃疾
李清照
王维
纳兰性德
刘禹锡
李商隐
陆游
杜牧
陶渊明
李煜
孟浩然
元稹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岑参
柳永
曹操
温庭筠
李贺
韦应物
贾岛
曹植
齐己
王昌龄
屈原
刘长卿
范仲淹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满庭芳(和王常令双莲堂)
宋代
·
王之道
翠盖千重,青钱万叠,雨余绿涨银塘。藕花无数,高下斗芬芳。浑似华清赐浴,温泉滑、洗出真香。何妨更,合欢连理,高压万芝祥。
风流,贤太守,当年奏瑞,盛事名堂。好是琉璃池上,一片宫妆。况有薰风解愠,流霞泛、丝竹成行。依莲暇,联珠唱玉,应不愧金相。
满庭芳(立春日呈刘春卿)
宋代
·
王之道
天驷呈祥,土牛颁政,欢呼万井春来。雕轮丹毂,杂沓展轻雷。风动珠帘不卷,香散处、半露梅腮。东郊好,波澜浸绿,萌蘖上条枚。
徘徊。应共怪,十年豹隐,一旦鸾台。问康时术业,混俗情怀。过雪湖山清丽,笙歌沸、舞袖萦回。兵厨富,酒肠似海,莫惜醉金杯。
满庭芳(和同漕彦约送秦寿之)
宋代
·
王之道
雪霁风温,霜消日暖,一时笑语烘春。草堂何幸,四座德星邻。聊借红妆侑爵,兰膏腻、高髻盘云。清歌妙,贯珠余韵,犹振画梁尘。
熙朝,卿相种,扁舟东去,入侍严宸。忆当年擢桂,连见三秦。休说参军俊逸,应难过、开府清新。从今去,八州都督,端不困无津。
满庭芳(和元发弟秋日对酒)
宋代
·
王之道
露溢金茎,风翔玉宇,嫩凉初霁秋容。山肴野蔌,聊快一尊同。正值大田多稼,临邛隘、酒客憧憧。追随处,杯盘狼藉,野草荫长松。
新词,何所似,金声应铎,玉气腾虹。时来终宦达,休怨苍穹。顾我蹉跎老矣,飘素发、衰态龙钟。心犹壮,会看文度,独步大江东。
满庭芳(和王冲之西城郊行)
宋代
·
王之道
麦野青深,桃溪红暗,浪游何处芳园。清明初过,门巷霭晴烟。柳外池塘绿遍,溪流细、终日溅溅。东风软,谁家儿女,墙里送秋千。
花前。从醉倒,吾当尽量,君盍忘年。纵杯盘草草,随分开筵。自有高谈雄辩,何须问、急管繁弦。身长健,少陵如在,应赋饮中仙。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
宋代
·
王之道
歌彻骊驹,酒斟醽醁,帆樯高映城楼。绣衣携具,开宴话离愁。两岸橙黄橘绿,一行雁、几点沙鸥。情千万,相看无语,送我上孤舟。
悠悠。冬向晚,梅花潜暖,随处香浮。奈长亭饮散,无计淹留。归路淮山百舍,空梦想、连岁清游。烦双鲤,频将尺素,来往寄江流。
醉蓬莱(追和东坡重九呈彦时兄)
宋代
·
王之道
对黄芦卧雨,苍雁横秋,江天重九。千载渊明,信风流称首。吟绕东篱,白衣何处,谁复当年偶。蓝水清游,龙山胜集,恍然依旧。
萸实嫩红,菊团余馥,付与佳人,比妍争嗅。一曲婆娑,看舞腰萦柳。举世纷纷名利逐,罕遇笑来开口。慰我寂寥,酬君酩酊,不容无酒。
醉蓬莱(代人上高御带,时在太学)
宋代
·
王之道
正薰风解愠,萱草忘忧,黄梅新霁。缥缈歌台,半金衣公子。丹桂香中,碧梧枝上,两两飞还止。似说当年,而今时候,长庚诞贵。
恩厚随龙,官崇御带,二十横金,玉阶寸地。须信骅骝。一日能千里。况遇王良伯乐,算九万、何劳睥睨。磊落金盘,华阳白李,休辞沈醉。
浣溪沙(和张文伯木犀)
宋代
·
王之道
晓日晖晖玉露光。枝头一样斗宫妆。可怜娇额半涂黄。
衣与酴醿新借色,肌同薝卜更薰香。风流荀令雅相当。
浣溪沙(和张文伯海棠)
宋代
·
王之道
过雨花容杂笑啼。淡妆深注半开时。娇娆情态自天姿。
新浴太真增艳丽,微风新燕斗清奇。绿窗朱户雅相宜。
浣溪沙(赋春雪追和东坡韵四首)
宋代
·
王之道
阳气初升土脉苏。东郊人散欲回车。一时春雪十年无。
鱼枕蕉深浮酒蚁,鹿胎冠子粲歌珠。题诗不觉烛然须。
浣溪沙
宋代
·
王之道
体粟须烦鼎力苏。流涎正值麹盈车。坐来兽炭拨还无。
一阕可能酬一绝,双银端不换双珠。松毛粉白老翁须。
浣溪沙(代人作)
宋代
·
王之道
玉骨冰肌软更香。一枝丹棘映青裳。相逢归去未须忙。
曲里春山情不浅,尊前秋水意何长。酒醺颜色粉生光。
浣溪沙(和张文伯长至)
宋代
·
王之道
寒透珠帘怯晓霜。灰飞缇室验回阳。坐看红日上修廊。
泉泻龙头深泛酒,烟凝象口暖吹香。及时歌舞意何长。
东风第一枝(梅)
宋代
·
王之道
玉骨冰肌,绛趺檀口,玲珑亚竹当户。嫣然照雪精神,消得东君眷与。群芳退舍,顾凡下、非伊朋侣。却自有、薝卜酴醿,次第效颦追步。
寓心赏、还须吟醉,赴目成、便依歌舞。情钟束素无华,意在含情不语。纷纷桃李,亦何用、轻猜轻妒。觅一枝、欲寄相思,伴取个人书去。
« 上页
下页 »
热门作者
更多 +
【唐代】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唐代】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宋代】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唐代】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唐代】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热门古籍
更多 +
山海经
论语
史记
资治通鉴
三字经
千字文
中庸
庄子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