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客褰帷不可留,阳春一曲更难酬。并将别后萧条色,写向君家白雪楼。
谢客园林已十春,门前车马任红尘。使君不为怜同调,何处蓬蒿得故人。
君家明月楚江干,价动连城海色寒。不是片心还得似,三年那借故人看。
赋罢人传绝妙辞,争如细柳乱轻丝。那知此日千行泪,并拂秋风洒雁池。
月出梁园授简迟,赋成宾客更相疑。如何照乘珠无恙,却得精光异往时。
老去王门混酒徒,陈留宾客避呼卢。不知今日狂何似,曾入高阳会里无。
白发萧萧映酒垂,他乡秋色更堪悲。不知此日登高处,折得茱萸插向谁。
虚传车骑故园来,侍宴无非绕吹台。雪赋几篇才脱稿,诸王已报牡丹开。
卢城吹角月轮高,夜色侵灯拥二毛。明发使君从此去,吴门飞雪见绨袍。
山中还往酒家知,才到蓬蒿客便疑。纵有少年能问字,也应难见子云奇。
赋罢凌云气不降,长杨羽猎妙无双。老来却解人间事,摊得玄经覆酒缸。
玉指红颜拥上春,劳君一顾落梁尘。当时解赠同心句,汉省风流在几人。
吴门月落洞庭孤,何处扁舟钓五湖。我梦三峰秋色里,不知曾扫华山图。
谢客江湖已十秋,浮云华发共悠悠。闻君忽忆阳春调,浊酒还开白雪楼。
吴观峰高练影长,使君千骑下东方。故人不惜中原色,借尔登临望故乡。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