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雷阳雨霁,又箫鼓,送归船。正火耀渔灯,星明织女,野色笼烟。
湖边画桡乱点,怅波心月影忒孤圆。击楫凌波晚渡,伤心桃叶歌残。
相逢萍水意绵绵,斗酒藉联欢。看对峙梁山,千年牛渚,难障狂澜。
墨云更垂渤海,任长鲸吹沫自盘旋。一夕朱楼梦醒,倚栏犹怯征帆。
初学宫妆,似寿阳公主,额贴花黄。群葩难与竟艳,宠失东皇。
无情冻雨,勒南枝不放檀香。赖幸有、玄髯老叟,园营寒翠娇藏。
一别孤山无梦,怕盈盈欲忆,前度林郎。伤心故人去远,冷落孤芳。
绿蓑冲雪,怅荒江烟水茫茫。休再弄,桓伊玉笛,声声欲断人肠。
碧窗摇影,冷艳疏枝幽梦醒。露湿花房,玉笛声凄夜色凉。
伤怀寂寞,此夕秋江人负约。憔悴芳容,血泪盈盈眼角红。
旧盟无据,梦里刚逢旋又去。血尽心枯,望断征鸿一纸书。
江城秋老,赖有菊花相伴早。反觉消魂,花亦相思有泪痕。
天布彤云,山铺玉屑,策蹇先过柴门。暂蒙茸帽,踏雪向前村。
多少贫家碧玉,低垂首、红泪纷纷。寒衣薄,珊珊倩影,寂寞怨黄昏。
情根,悲早断,罗浮梦醒,纸帐香分。漫留得、林逋眷属名存。
此日临风悄立,回冻脸、犹带啼痕。伤神处,西园今夕,风雪葬芳魂。
唐苑明妆添几许?艳粉寒香,庭畔无人语。丁度重来应有主,相逢细诉相思苦。
露重霜浓天色暮。影堕秋江,宝剑光腾处。夜雨摧花花片舞,湿红飞过东邻去。
一年今夕好,正月朗、晚晴时。睹银汉流辉,玉绳吐彩,桂蕊荣枝。
依稀素娥耐冷,笑人间红粉泪双垂。客子离乡更苦,天涯有梦难归。
低徊,更静漏声迟,悄立没人知。怕苍苔露湿,渐侵罗袜,上溅征衣。
相思,芙蓉变色,怅江干箫鼓画船稀。争奈西风起也,忍看鸿雁南飞。
飘鸾泊凤,千里相思共。窗外雪添村树重,冷压梅花无梦。
天涯静忆朱门,有人私怅黄昏。闲却半床鸳被,雪狸空伴温存。
江城新雪后,见数朵寒英,粉墙低首。疾风凛冽朱颜变,惧把春心吹漏。
故园昨夜,想皎月三分依旧。东阁外,愁抱青琴,无人泪沾襟袖。
岭头悄对寒枝,问别后情怀,梦魂知否?晓霜冷透。
偏不管、倩影客中消瘦。新妆漫斗。怕惹得寿阳眉皱。
须记取、冰雪丰姿,孤芳独秀。
山横暮色,久客难为江上别。残月三更,入梦依然泣别人。
杨花满地,多是离人衣上泪。空极横波,比到春潮泪更多。
春欲雨,朝起怯新寒。文杏花嫣红欲涴,柔桑叶大绿成团。
慵自卷帘看。
人渐远,相见梦中难。照我花枝容易减,怪他银烛泪无乾。
心事见眉端。
工愁善病,心绪浑无定。曾记那回双颊赧,却比胭脂红晕。
秋风雁集平沙,旧欢人渺天涯。弹指小阳春至,归期欲问梅花。
夜午闻刁斗,拭眼望乡关。雁声嘹唳天际,恨不报平安。
人若水潮弥漫,我怯秋风萧瑟,烽火遍尘寰。手揽菱镜照,一夜减朱颜。
对银灯,听漏箭,五更残。迩来心力俱瘁,难得白云闲。
翠袖貂裘已敝,椒醑菊花同醉,范叔自怜寒。伏枕寻归梦,戎马阻关山。
重阳悄忆南归雁,飞度寒云,写带愁痕。一片芦花不是春。
湖滨剩有芳园在,月冷烟横,莫掩柴门。恐有花阴送酒人。
羽檄传边,霓旌指敌,鼓声直逼燕云。胡虏腥膻,故宫禾黍,废池乔木无春。
战云新布,叹鹓雏、仓皇嚣尘。金戈夜起,满地荒榛,弥望青磷。
何堪踏水浔,敌马方鸣,野鹤先惊。将伯难呼,深怜武穆,孤军犹作长城。
晏安南渡,剩冠盖、纷驰弭兵。请缨心壮,直捣扶桑,痛饮东瀛。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