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渍满伤离泪,陪杖忆当年。红菱湖外,白花亭畔,百子桥边。
月沉月缺,人归人渺,此恨绵绵。平泉花木,翠楼书卷,剩有寒烟。
万感残年不自由,难呼莺燕与为俦。新愁旧病羁绳榻,细雨残灯闭小楼。
诗欲赋,酒难篘,祇怜飞絮扑帘钩。呼儿试看樱桃树,今岁花开似旧不?
岁月蹉跎意气隳,风霜凌厉鬓毛衰。朱颜已怅随花谢,明月何曾入梦来?
书莫上,刺空怀,黑貂都敝负荆钗。宝刀欲试冯唐老,玉笛频吹向秀哀。
剧愁予,连朝风雨,催春春遽归去。杜鹃苦唤浑无那,惆怅哀音无数。
春暂住!此去是茫茫苍野烟芜路。春归无语。想出塞征鸿,入关旅燕,相逢怨飞絮。
同归计,早订白头未误,婵娟相见休妒。病中剩有孤灯伴,耿耿幽怀谁诉?
蝴蝶舞,哪管得韩凭坟上空陈土!离情最苦!怕碧落黄泉,痴魂缥缈,声寂杳寻处。
雪后园林忒地寒,家贫草草荐辛盘。童孙骑竹争儿戏,幼女簪花昵母看。
因遣兴,强为欢,起扶藜杖倚阑干。山中岁毕真容易,海外人归尔许难?
山幂彤云,川溶皓雪,桂楫声近柴门。笑迎莲舫,聊为启芳樽。
久别江城往事,空回首、香雾缤纷。危楼外,斜阳一抺,红影落红村。
惊魂,当午夜,乌啼梦醒,月坠襟分。枉留得银屏肖像空存。
此别何时会也,眉黛上、长带愁痕。伤神处,轻帆远举,渔火隔江昏。
玉宇沉沉月色凉,千回百转是柔肠。应刘俱是魂皆断,元白相离梦不忘。
山寂寂,水苍苍,年年红树惹神伤。知他遥夜灯初灺,忆我秋波泪几行。
不望生儿似仲谋,却怜娇女比云柔。为他设帨添红粉,对我簪花慰白头。
牛马走,凤鸾囚,一身漂泊仳虚舟。忧怀如系千钧石,蹇足难登百尺楼。
怅濛濛细雨湿花梢,霎时现晴霄。渐霜侵鸳浦,风摇雁溆,月坠虹桥。
是处荷残柳瘁,隐隐乱红飘。惟有门前水,东去迢迢。
不忍登高极目,望皖江城郭,烽火频烧。念曩时亲侣,争奈苦飘摇?
想征人、天涯羁旅,恨年来、风雨阻归桡。争知我,画楼思妇,忍弄银箫?
疏柳鸣蝉,高梧泣凤,远山凝黛成图。驹谷谁来,羊求旧友都疏。
暮烟渐起斜阳外,触新愁、午梦醒馀。自沉吟,能几风雨。
病老相如。
悲秋不在妆台畔,在香残菊圃,月冷茅庐。怕倚疏篱,红萸可奈清癯?
乘槎偶过熙湖畔,涌碧澜、弗见双鱼。漫徘徊,露湿苍苔,泪满罗襦。
旧雨仍安否?忆当年佛狸压境,匆匆分手。各跨征鞍难并辔,路远山遥云阻。
禁不住泪沾双袖。世道炎凉应见惯,怎怨他说是谈非口?
松与菊,堪要久。
归裘悉被霜侵透。数家庭、依然团聚,几人能够?比似梁鸿多窘迫,更不如君还有。
只故里、饥寒难受。廿载荒山悲寂寞,昐清风明月常相候。
书此意,寄吾友。
我亦伤怀久!廿年来沧桑变幻,白云苍狗。夙昔亲朋都死散,剩下荆妻蓬首。
殊不异黔娄穷瘦。挟瑟常怜同调少,听啼鹃夜午凄凉否?
盈腔恨,无从剖。
余生甲午君丁酒。别多时、光阴荏苒,颜衰蒲柳。文字从今须辍笔,留取精神相守。
但愿得冈陵同寿。闲日急删囊内稿,把诗词校定传身后。
心何向?在君右。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