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攀梅蕊便分携,回雁峰前试綵衣。学就浯溪崖上字,雁回莫遣信音稀。
名籍丹丘号散人,何时香火共朝真。只应经世平生意,未合归愚便问津。
老来诗思如焦谷,自愧霜毫来故乡。乞与杨家枣心样,要将掣管试诸郎。
梅雨冥冥稻已齐,连云篁竹暗蛮溪。短萌解箨登雕俎,错落黄金騕袅蹄。
北风日日卷尘沙,桃李凌寒强自葩。莫作春光流转想,要知枯蘖是狂华。
天涯投老鬓惊秋,梦想长江碧玉流。忽对画图揩病眼,失声便欲唤归舟。
江阔云垂满袖风,急须下马一尊同。正应无奈催诗雪,句在渠侬拥鼻中。
觅种老蟾窟,培根芹水傍。书灯移素影,诗笔带馀香。
家计传韦业,孙枝继郤芳。山川供秀润,兰玉竞辉光。
那把攀云手,空持种树方。嗟无月胁句,恶语污君梁。
彼美司晨族,胶胶职效鸣。为怜君子操,宁乏小人羹。
恩重栖时稳,心危失旦惊。未甘乌转夜,聊学雁全生。
结客观酣斗,要君事割烹。那知竞辰子,力学务时成。
异鸟来齐国,仍依殿陛翔。从容询鲁相,物色是商羊。
欲雨追童语,怀山验水祥。民宁因备豫,政美谢祈禳。
止异爰居久,鸣无垤鹳长。愿言苏旱虐,主上似宣王。
帝室尊公相,潭潭大府居。从容调鼎铉,奋发自犁锄。
弼亮恢贤业,班联冠广除。艰难同耦日,慷慨辍耕初。
厚币来莘野,幽人出冀墟。渴贤才仄席,何计老田庐。
尔去事斋居,操持好在初。故乡无厚业,旧箧有残书。
夜寝灯迟灭,晨兴发蚤梳。诗囊应令满,酒盏固宜疏。
貘羁宁似犬,龙化本由鱼。鼎荐缘中实,钟鸣应体虚。
洞洞春天发,悠悠白日除。成家全赖汝,逝此莫踌躇。
幽陵胡羯残中原,列城束手天子奔。天留巨孽毒梁宋,贼垒环堞如云屯。
凶波滔天不可遏,塞以束薪何足论。力凭孤墉阻其怒,不尔荐食无黎元。
堂堂许张勇且仁,指挥羸卒气愈振。上书行在论贼势,想见愤色吞妖氛。
人间贫残容力避,只有一死由来均。二公就此得处所,至今日月名争新。
遗祠突兀岸清洛,英气凛冽横穹旻。尚闻馀荫福兹土,天假威柄酬忠勤。
布衣尚悬千古泪,肉食宜鉴当年因。焚香再拜三叹息,九原可作从斯人。
孤塔凌霄汉,晴影金碧眩。重来得寓目,归柁尾残汴。
缅怀何姓人,哀祷倾淮甸。是身如皎月,有水著处现。
弹指遍大千,何止数乡县。惟应因缘地,聊尔共流转。
颠危悔勒马,善涉悟觅扇。君看悔与悟,只在一转盼。
至人独何心,示此祸福变。当知夙缘定,莫作邪道见。
哀哉众生愚,积恶稔天谴。云何一朝急,赖此香火荐。
我来适灯夕,宝蜡明邃殿。还揩客眼尘,重睹浮屠面。
朝来塔上铃,告我风色便。平淮一回首,岸容失葱茜。
人羁天地间,谁非一浮萍。泛然偶相值,便有离合情。
君家武夷下,归路尘眼明。我生爱山者,梦寐秀色横。
秋风送客去,把手更心倾。尔逢山中人,为我寄此声。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